而且除了刘婳外,他既然重新活了一辈子,既然现在开始做生意了。如今在这个城市有三个人脉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轻易的就放弃这份特殊的人脉和关系。

在临走前,赵深在小饭店的包房里,认认真真的叮嘱着大家。

看出他的认真,一直在别的企业做外贸的吕东,以及从两年前就自己做生意,自己开小公司。但苦于没有资金,只能做最低端的电子元器件倒卖生意,勉强只能在这个行业里捞一点点小虾米吃的王一夫妇,自然也是点头若捣蒜。承诺会会尽快的,给大家一个具体方案了。

这晚上,赵深跟大家一聊就聊到了深夜。

夜晚回到酒店时,赵深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待了几天的陌生城市。在向外望了很久很久后,他只能无奈的再次联系人给他预定回去的机票了。

重新回到新城的赵深,还是继续着自己之前的工作。

新城的三家小饭店,他跟人合伙开的酒店项目,他跟周岩的出租公司。他哥哥正在捣鼓的驾校,还有他弟弟现在一心扑上去的汽车维修公司。

所有的这些,其实都不用他亲自负责。但所有的一切,好像又都需要他遥控着管理一下。

所以今天去那边开会,明天去那边视察。今天这边在团建,明天这边的有个私人聚会需要他出席等等。

不知不觉中,他就是变得很忙碌。

除了这些外,一些他该维护的关系,他也需要好好的维护住。一些他作为企业法人和管理者,该参加的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的大小活动,他也不能缺席。

再到后面,他跟离京那边同学一起开的房屋中介公司,后来也开了。

后来,鹏城那边的王一和吕东,终于发来了他们的合作计划书。

赵深在忙碌的同时,又跑了几遍的鹏城,把他跟大学同学的电子公司也搞了起来。

王一跟他老婆,以前就是从一个很大的电子公司出来的。那家公司,以前主要做的就是模组和灯带。

他们两人在那个企业待了两年多,算是最清楚里面的具体操作和利润了。鹏城现在有很多的大企业,像做电视机彩电冰箱什么的,里面就需要他们做的那种小电子元器件。至于模组和灯带,主要就是做灯饰用的,就是外面街道上晚上闪闪发亮的那种商店门头,里面用到的就是模组和灯带。

因为熟悉这个行业,之前没有资金选择退而求其次,只做电子元器件的王一夫妇,这次果断的还是选择了他们最熟悉的模组行业。

而这个东西,也是可以做国际市场的。对于这块,在外贸公司上班的吕东,自然是也是非常认同了。

有了大家的详细规划,赵深自己也做了很多的咨询和研究。到了最后,赵深自然也是专门的飞过去,跟他们一起合作和成立公司了。

其实这边的一切,还是跟赵深在新城搞得一切一模一样。也是他投资和投钱,然后主要的经营还是其他人在负责。

但跟以前不一样的是,以前不管是跟周岩合作,还是跟王老板合作。他都是投资较少,拿的也比他们少的那个。但到了现在,自己拿钱,自己给他们筹集贷款的赵深,则是当之无愧的拿大头。这次即便是跟几个大学同学一起合作,关于分成和股份,他都是没有一点犹豫和谦让的。

上辈子的赵深,是跟着自己的投资公司,去自己找项目,然后自己再找投资人,让他们投资他们看中的项目的。到头来,作为中间商的他们,其实就是赚里面的提成的。

而到了现在,只要感觉什么项目好了,他都会自己掺和一脚。

他在新城的房子,他哥哥的房子,他在那边的店面,还有他新开的店面,他在石岩出租公司的股份。他给自己哥哥和弟弟,出首付买下的厂子。所有的这些,都被他利用到了极致,都被他拿到银行办理了贷款。

有了这些别人看得见看重的实体东西,他能从银行贷出的钱,自然也比别人多的多。

然后用银行贷出的钱,他又把他们投入到他的投资中,让那些钱,给他再产生源源不断的钱。

一次性冲银行贷出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次性拿出自己的所有东西把他们都抵押给银行。

也许别人感觉他这样很疯狂,但在这个年代,无论做什么,赵深好像就真的不会怕。

反正自从有了一个系统,真正的选择从商起,他就真的没有怕过。

等到96年的时候,赵深跟王老板的新城酒店,终于盖了起来。也就在那年,想到刘婳一直想让杨瑞开一个培训学校的事情。一次在去石岩公司开会时,赵深还专门的把杨瑞给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