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以前起,刘婳就有两个念头。

一个是学校附近开一家小精品店,其次是鼓动杨瑞开一个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大学生家教补习班。就是她上辈子参加过,也经常见过,最后被国家严厉打击取缔的那种。

但无奈这里是鹏城,她根本就没有能力在学校附近开一个她想象的那种简单精品店。至于真正的补习班,她现在也没有关系和人脉,也无法真正的开起来。

如此的情况下,她看到面前拥有幼师资格证的小姑娘。现在想的自然是退而求其次的,先开一个小幼儿园或者小小的托儿所了。但具体要开什么,这个还要看这边的政策的。这些并不是她嘴巴一张一和就能开起来的,还是要真正的实地考察一番,询问一番,他们才能真正的决定。

反正不管怎么样,此刻在刘婳的脑子里,她就是隐隐约约的已经对未来有方向了。

想着自己银行卡里,赵深这一年多给她打的那些钱。刘婳也有一种,如果是做这个的话,她没准真的能做起来的感觉。当然在做这个的同时,她也会针对性的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完全大改造的。

这一年多的时间,刘婳真的很努力的。但她的岁数和学历摆在这里,不管她的实力是怎么样,摆在她面前的工作,似乎只有保洁,后厨洗碗,以及她后面找到的促销收银了。她后面能干促销和超市收银,也要感谢鹏城这个地方的意外发达和包容。要是在其他地方,她能干的估计也只有保洁和洗碗收拾卫生了。

反正在外面陆陆续续的工作一年多,刘婳是越来越多的感觉到学历的重要性。她就是在这个时候,突然的起了一点点在别人眼里看着可能完全不可思议的神奇念头的。当然,这些现在终究只是她心里的一个神奇想法。暂时段,她只想先把手上的工作做起来。毕竟什么事情,都是要慢慢的来的,都不能一口就吃成一个大胖子的。

第77章

鹏城这边的政策, 现在确实很好。

在想开个幼儿园和托儿所之前,刘婳最先做的就是去这边的政府机构询问和咨询。

在听到她的咨询后,这边给她的反馈其实是特别正向的。甚至在知道, 她的幼儿园和托儿所是打算开在这边的城中村后,面向的也是里面条件不好的那些新鹏城人后。那边的办事员甚至主动告诉刘婳, 对于她现在想做的事情, 鹏城政府是一定的特殊帮助和补贴。刘婳在确定这点后, 心里想做这个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了。

然后等回来,在附近专门的打听走访了一番。发现她住的斜方向的那片居民区,确实没有幼儿园和托儿所后。刘婳就决定,先在那边试试。

当然她在做这个的时候,其实也是有其他心思的。

她就是在做这个的时候,想尝试着在那边买下一个院子或者小楼。这样等以后这个地方真的发展起来了, 她没准就有更好的机遇了。

当然这个只是她大概的想法, 也没有立马要做的意思。

暂时段,她还是只想把手上的事情做好。

找合适的房子,找员工, 慢慢的申报材料和打广告。

所有的这些事情, 其实跟她几年前跟赵深一起创业开小铺子一模一样。

都是你先有地方了,你才能做接下来的所有事情。

这里毕竟是鹏城,就算是相对贫困的城中村, 一切做起来其实都比新城复杂的。

至少找房子这块, 她跟李家人就一起前前后后的找了很多家。从开始冒出那个念头起,在到真正的确定地方并且租下,他们就花费了一个月。

等花费了四万块, 一下子就租下那边民居楼三年后。刘婳他们才开始了装修, 才重新又折腾起来了。

刘婳做这些时, 李家人只是出力的,并没有出钱的意思。

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虽然来鹏城很多年了。但赚的并不多,赚的钱又有很大的一部分要打到他们的山东老家,又要养女儿养他们现在一楼的这个店面的房子,所以真的没有余钱,跟刘婳一起开幼儿园。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出力,然后让他们有幼师证的女儿,未来尽量的帮助刘婳。

如此的情况下,刘婳自然不勉强。

就是直接跟他们谈了一下,从他们的幼儿园没有开起来时,就直接付给李莉一定的工资。李家人来帮忙时,她折钱和礼物送给他们了,也算是对他们帮忙的报酬。

反正最终的意思就是,她做的这个生意,不管盈亏,最后都是她自己的。而李家和李莉,自始至终都只是打工和帮忙。她这边的具体花销和盈亏,是跟他们没关系的。

后来在跟李莉的一次交谈中,刘婳知道了她所处的这片贫民区,其实一直都在传拆迁。之前差一点真的拆迁,后来莫名其妙的就停了下来了。因为那次的差一点拆迁,这片其实是有赶过一次租客和底下店主的。这个也是这片,也身处在鹏城的繁华区域,但意外的没有幼儿园和大型超市的最主要原因。而刘婳感觉她住的地方挺好的,斜对面却不好。真实的原因其实就是她后面的这片是已经拆迁重建了,而她斜对面至今还没有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