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她终于发现她的爱人很美

谢兰芝收到旧谢军围攻慎刑司的具体起因。

旧守卫谢军势力之所以攻击章飞乐,是受谢氏一个嚼舌根的懒汉而起。这懒汉因为赖账被章飞乐抓进顺天府,然后海允将人审理后罚了他三十大板并且明令他十天内还完。懒汉受罚后不敢得罪海允,因为海允背后是谢元帅撑腰,所以就柿子挑软的捏。

他听说章长乐从副使变成一个小小的守卫。懒汉就想趁机报复。

刚好旧守卫里带头的是懒汉的兄弟,这么一挑拨,就去找章长乐,本来章长乐还不在建章宫,他是被旧守卫追杀才逃到建章宫。

之后就和新的守卫发生争执,直到被追杀到慎刑司。

这些人连建章宫的权威都不放在眼里,看来平日尽是些逞凶好斗之徒,算是死有余辜。

她让小凤凰先回去。

等吴秋都处理完了。吴秋得知事情来龙去脉。

他忍不住道:“元帅,章飞乐此人妄自尊大,实在不是什么人都能压制他。如今却受殿下重视。”

吴秋有些欲言又止,他知道元帅在培养主母,可主母实在太着急了。

“殿下的手段有些极端。”

“您也许该耐心点。”

谢兰芝脸色一沉:“本帅显得很着急?”

吴秋道:“您其实可以从被煽动的那批人下手,以此瓦解殿下的手段,让她...。”

她完全可以从被煽动的谢兵下手但她没有那样做,因为只会让事像雪球越滚越大。她也许能暂时压制她,但只会继续缠斗下去。她不能逼她太紧。太紧了她只会越发心急追赶自己。

谢兰芝开始反思自己:“她羽翼未满,正是需要各种手段堆砾的时候。”

“不过你说的对,她很容易剑走偏锋。”所以她需要消她这口怨气。

怨气?猛然间的后知后觉,谢兰芝愣了下,突然想起鲁晴说过的一句话:殿下,她长大了。

那小凤凰现在是处于叛逆期?

种种特征都很贴近叛逆期。

现在的小凤凰表现尖锐,完全不像在九晋那般运筹帷幄。

并非她失了分寸,倘若她是想借此开头成就一件事。

难不成...。谢兰芝摇摇头,有点难以置信,小凤凰才十八岁,那些血腥的手段都是她二十多岁才会运用。不太可能提前。

可想到鲁晴此人,她又不敢下定论,鲁晴这个角色没有出现在上半部,连墨家在上半部的视线都集中在西城帝身上。

她曾猜测过作者会为了下半部人气,而加大登帝的难度,墨家环节就是她预估的其中之一。

鲁晴的出现,刚好代表她在下半部是和墨家环节挂钩的角色。

如此一来,原本该晚登场的人物,为何会提前登场?难道因为她改变剧情,所以导致时间段提前了?

谢兰芝脸色越发慎重,真是这样,她就必须确定小凤凰下一步想干什么?接下来小凤凰做的事都会围绕着主线进行。

她必须多盯着小凤凰,从她身上去预估下半部故事的走向。

“吴秋,最近要紧盯着天京的动向。”

“是!”吴秋可不敢放松警惕,无论是谢氏还是天京,都要靠谢元帅主持。如果没有谢元帅这座大山压着,天京甚至整个南方都必乱。

吴秋又将最近天京内不断聚集陌生面孔的事禀告。

还有墨家在底层的存在感变得越来越强,原因是因为工部的五大门,不少人为了进五大门自称墨家弟子,以此来获取便利。

谢兰芝心想,现在的剧情,多少蛛丝马迹都出自墨家,而墨家子弟中心现在胡匈,胡匈不会那么快有动作。也就说明现在还没到大爆发期,小凤凰又那么急着往上赶。

除了叛逆期,难道还有别的原因吗?

她自小没有父母所以没有向人撒娇过,叛逆过,她也没有这样的机会,自然就没有叛逆期。

看来需要向有子女有经验的人取经。

她吩咐道:“吴秋,找个族内有子女的妇人,本帅要亲自接见。”

吴秋道:“臣遵命!”

余下的事都交给吴秋处理,章长乐此人,谢兰芝并未管他而是按照斗殴滋事处罚一顿,章句被动反击,则不予处罚。

她的举动再一次为慎刑司证名。

证明慎刑司是谢兰芝的亲信。

以往畩澕种种但凡是慎刑司缉拿得罪人的牢吏,谢氏如果敢滋事报复,她也绝不会放过。

此次事件令许多人警醒。慎刑司不是个摆设。是真的受令于元帅抓那些违法乱纪之徒。

谢氏很多人不了解元帅需要那么多官部干什么,是嫌国库太充足了吗!

自从上次谢兰芝将谢氏的盐税和粮税划分改革,谢氏内部切割少部分人垄断后,直接给谢氏银库创收三千万税收。壮大了谢兰芝的腰包。

她没有乱用,也没有打赏的习惯,所以存了很多钱。

再加上宫中分配问题,她也按章划好,保留三分余地让人可以从正当渠道获利。

正当渠道挣得多,少去很多麻烦,自然会有人支持。

下面的人知道谢兰芝讨厌害虫,讨厌投机者,就设下千两检举费供人提取情报。所以不少人往军机阁检举谁是投机者,军机阁再派人去查,无一证实,倒是查了一些捞偏门的人一网打尽。查获的钱财再分出一些奖赏检举者。

发展的还不错。

谢兰芝还发现慎刑司的办案跨度太大,无论上到刑事还是下到民事,刑部管的他们也管,吏部户部也部分牵扯钱粮盗窃。

慎刑司的权力太集中,也不是什么好事。

谢兰芝可没忘记督制的弊端。

谢兰芝在金銮殿正想该用哪个朝代又符合当下时局的制度,没想到一个谢军在外通报。

“启禀元帅,兰章宫凤宁殿下重折一份!”

小凤凰的筹划终于到高潮的阶段了?

谢兰芝道:“呈上来。”

谢军将一封黄面折子交给她,她还特地瞄了眼这名谢军,似乎是建章宫的新谢军。

已经开始用自己人送折子。

谢兰芝对小凤凰的手段刮目相看,连谢氏的人她都能调用,没想到拿慎刑司做底牌能达成那么多目的。有几分像她的影子。

还有最重要的是..。

谢兰芝突然问那名谢军:“你在族内任过何职,父母兄弟呢?”

这名谢军低头道:“小的只是一名伍长,父母兄弟...都,都在南域,他们没资格上京。”

谢氏族内能上天京居住的基本是百户级别以上,百户可携家带口来天京,往下的需立功才能调派来天京,但家人基本不能沾这个福气。

而谢兰芝划分的族内资源已经尽量惠到底层,南域因为搬迁太多谢氏人,留下的谢氏自然要守农田,去天京的谢氏因为不能及时管理也会从缝里溜点好处给底层谢氏。

不过谢氏那么多人口,还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这点好处。

这就是谢氏内部的贫富差距。

而小凤凰走的是群众路线。

建章宫原先那批人死了,才会有空缺给这批人。

谢氏的分配一向很严格,一旦任用上就是终身制,干得你死为止。而底下的人想取代就只能听天由命。

底层看到希望就不会放弃这个出头的机会。

“是吗,原来如此。”谢兰芝淡淡道:“建章宫的差事可不轻松。”

这名谢军不敢多说,只道:“已,已经很好了。”

起码爹娘妹妹弟弟都能吃饱。不然他们在南域就差要饭了。

这就是谢氏底层的现状和一般的域民并无差别,要说有一点不同就是姓谢,因为姓谢,每次征兵谢姓都必须优先入伍。

平日里族内什么好处都落不到他们这些底层人手上,打仗却将他们当牛马,上去送死,情况好点争一份功当个百户,运气不好就死在战场。要么功劳被族内地位更高的谢氏抢走。这都是常事。

底层...已经被欺压习惯了。多数都无晋升的可能。

而地位高的谢氏可守建章宫,还敢在生气时不将建章宫的权威放在眼里,若不是元帅回宫,怕是这批人只会被族内找借口调走,去别的地方吃粮饷,而不是直接处死。

“下去吧。”谢兰芝知道谢氏内部什么情况。一时半会是很难改变现在的结构。

这名谢军离去。

谢兰芝这才翻开小凤凰的折子。

【我欲建立一个部门,负责监督侦查,奉诏受理,巡察缉捕。为天子直辖官署。】

名曰西卫!

谢兰芝:“......”

小凤凰想创建西厂???

虽然西卫和西厂一字之差,但权利表现基本差不多,就差直说是锦衣卫和西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