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划到最后, 小徐的清单上只剩了三项,还给郑院长:“他们没有施肥、保水疏水的概念,也没有化肥、农药等必需品。种了也是白种,真的。”

郑院长知道,这是事实。

金老补了一句:“总有可以种的吧?”

小徐点头:“按大郢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农民能种并且种好收好的也只有土豆、红薯和玉米。”

“这三种农作物对水肥的要求不高,耐旱耐涝,红薯和玉米在高海拔地区也可以正常种植。收割方便,储存要求也不高。”

“哦,发芽土豆有毒,不能吃。”

译语人卡壳了,金老翻译得也有些艰难,上次农事是画师柴齐和魏璋一起翻译的,现在魏璋在国都城,柴齐进山去了,这可怎么办?

小徐看着一脸茫然的大郢人,就知道他们没法翻译,看向郑院长:“郑院长,能不能让食堂送些玉米、红薯和土豆来?”

十分钟后,三小篓玉米、红薯和土豆装在小车上,推进抢救大厅。

食堂大厨们听说是解释给大郢人听的,除了送了生的,还送了煮好的玉米、红薯和土豆过来,每人一小盘纯属尝个味儿。

小徐拿出手机,播放一段高山的视频,指了指玉米和红薯,这图文并茂的说明效果非常好用,司农寺少卿田进看懂了。

小徐又播放了偏旱高原的视频,同样指玉米和红薯;之后再放平原地区的视频,指向土豆。

抢救大厅每个大郢人都领到了一份水煮试吃,包括司农寺少卿田进。

每个人都认真尝了,红薯香甜、土豆软糯、玉米甜糯……只是水煮就这么好吃了?!

小徐又向他们说明了这三种农作物目前的产量,以及种植方法。

金老把产量换算出来,种植方法大概只能让小徐亲自演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