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样,这一匹布能出两身衣裳,娘给你们各做一身怎么样?小妹身量小,还能多出一些,正好可以做一些贴身的小东西。

到时候两件也能搭配着穿,别听人说什么红配绿,赛狗屁,都是浑话,姑娘家家,鲜妍些正好!”

徐母还在念叨,大妮那缓缓睁大的眼睛里,已经漫上了点点湿意。

之后,徐母决定和徐老婆子也一人一件姜黄,一件雪青,而那两匹竹青则准备给徐瑾瑜和赵庆阳各做两身。

赵庆阳本来想要推辞,可是却被徐母直接拦了:

“庆阳啊,你在婶子家里住了这么久,也不挑吃不挑穿,还干了那么多活,虽然没几个成的,但婶子心里高兴,这衣裳你就别推辞了!”

徐母亲厚的话语让赵庆阳无法拒绝,只轻轻点头同意了。

不过,过后徐母悄悄对徐瑾瑜说,这些日子赵庆阳吃吃喝喝都特好解决,不做两身衣裳,那十两银子她拿着都亏心。

因为徐瑾瑜带了不少熟食回来,家里今日难得没有开火,虽说徐母手艺好,但是换换口味也不错。

一家人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用了一顿饭,席间,徐老婆子听说这回的竹香囊还多得了十两的赏银,高兴的连声称好。

谁也不曾想到,一月多以前,整个徐家还是愁云惨淡,可短短一月有余,却已经脱胎换骨。

徐老婆子眼中含着光,看着徐瑾瑜。

她清楚的知道,家里所有的改变,都来自自己的孙儿。

而待瑾瑜九月入读东辰书院后,她们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赵庆阳有些羡慕的看着徐家一家人,他其实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一个贫寒的农家停留这么久。

可徐家人之间那种自然而然,流淌的脉脉温情是他此世从未体会过的。

只要和他们共处一室,哪怕席间一言不发,也会因为他们的热闹而不由自主的牵动唇角。

可即使如此,赵庆阳再三思量之下,在大家吃完饭,照例在葡萄架下吹风的时候,提出了离别。

“回去,也确实该回去了。不算不知道,你这孩子都出来了大半月了,家里人也该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