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觉得这声儿又是打咱们这儿来的?不会是族长还没有死心吧?”

“瑾瑜不在,他请不到真人,即便是开了祠堂,也不过是一个笑话。”

徐老婆子淡淡的说着,抬眼看了一眼此刻正在窗前耐心编着竹香囊的大妮,不,现在该叫玉琬了。

徐瑾瑜征求了长姐和小妹的意见后,她们纷纷表示要与徐瑾瑜一样,从玉命名,是以长姐更名为徐玉琬,小妹更名为徐玉瑶。

徐老婆子这会儿眼中满是心疼,玉琬今年已经十五了,按理本该相看了,可偏偏被族长媳妇逼到这般境地!

徐母顺着徐老婆子的眼睛看过去,看着大女儿也觉得心里酸涩,她压低了声音道:

“娘,前不久,村头刘婶子还与我说要将那隔壁村的王秀才说给大,琬儿呢。”

按照徐家以前的情况,玉琬做一个秀才娘子,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呢。

“不许应。瑾瑜没考中前,怎不见有人问过?你且看,这几日还有的热闹呢。”

说话间,热闹就已经到了徐家门前,等到院门被敲响,徐母正想大骂,却不想迎面而来乃是本县的师爷!

“吾乃清丘县衙师爷,特替柳县令来为徐案首送贺银百两!”

师爷满脸堆笑的说着,他身后是一干衙役和一个捧着一只红木托盘,用红布盖着的长随。

这会儿,所有人那道喜的话一个接一个。

非是柳洪不想亲至,他早就已经打听过,徐瑾瑜早早去了东辰书院,既然不能当面以表心意,那就让心意全在贺银之中!

大盛近年随着成帝对科举的重视,亦颁布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

一旦有考生取得佳绩,便可由地方官员申请奖赏,银两从十两到百两不等。

而柳洪自然当仁不让的选择了最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