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三载光阴,少年如同在他眼皮子下开始发芽,生根,成长。

现在这临门一脚便该是收获之时,却不知这果子结的如何?

最后一步,成帝走得颇为缓慢,当他站到徐瑾瑜的身旁时,许瑾瑜刚刚停下了笔。

成帝心中一顿,随后便站在徐景瑜的身旁,一字一句的看了下去。

可看着看着,成帝便忍不住想要伸手拿起来细看,好悬在最后一刻,成帝想起现在还在殿试,这边险险的停住了。

但即使如此,成帝的一言一行本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一刻连成帝都忍不住想要拿起来细细品读的考卷,一时也让众大人好奇不已。

“哼,哗众取宠之辈罢了。”

户部尚书将两只肥厚的大手交叉在有些圆滚的肚皮上,颇为不屑的哼了一声。

“一个小小的互市不开也罢!哪里值得如今这般议来议去了,不过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罢了。

乌国人想要的不过是粮食布匹罢了,给他们就是了,能将此考题作为今科殿试试题,也不知道诸位是怎么想的?”

在户部尚书看来,一个互市所带来的整体税收放眼整个大盛,可以称得上是不值一提,实在没有必要因此大动干戈。

然而,按照大盛的惯例,殿试的试题必与时务挂钩,且由众臣票选得出,是以互市之事能入选殿试试题也代表了朝中大大人对于这件事的重视。

“听大人的意思是,如今户部已经盆满钵满,才能撑得起大人这么大的口气,说话也不怕外头风大,让您闪了舌头!”

应青山淡淡的看了户部尚书一眼,到底是做御史的,口中没有半分留情。

“乌国虽然兵强马壮,可是乌国的人口数量远不及我大盛能用一些物资来换得边疆安宁,可比耗费那么多的军费省事多了!”

户部尚书振振有词,应青山遂低低道:

“唔,也就是今日平阳侯不在,否则只怕他手中的笏板又要断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