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这不仅能使得百姓们有御寒的衣服,还能增加国库收入,同时也能使得大清与蒙古建立羊毛生意上的往来,牧民们靠羊毛赚到银子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养马的人自然而然就少了。

蒙古人的战马少了,战斗力也就跟着被削弱了。

作为大清最聪明的那拨人,康熙几人全都联想到这份上,女老板被六双发亮的眼睛给搞得心脏突突突地跳,忙根据康熙的意思选了几款色泽漂亮的羊绒毛线球与羊毛毛线球示意他们查看。

确定毛线球真得能保暖,从女老板口中知道了简易的羊毛制作毛线球的方法。

太子妃也拿着签针现场跟着女老板学习签针的使用方法,以及最基础的毛线钩针技巧。

半个小时后,胤禔手中就多了两个塑料袋子,一个袋子里面放着毛线球与织毛衣的签针,另一个里面放着几本介绍毛衣、毛裤、毛手套、毛围巾等物钩织方法的彩色页面图书。

等五大一小心满意足的从毛线店中走出来时,又看到不远处的一家羽绒服店。

六个人去羽绒服店里逛了一圈,出来时却只买了一件弘晞能穿的小羽绒服,五个大人全都没买,因为店铺中大人的羽绒服最便宜的一件也要600多元,秉持着后世的钱要花在刀刃上的理念,康熙几人眼下舍不得给自己买羽绒服,但他们却从羽绒服店里又听到了一个利民好消息:

鸭子、飞鸟身上的羽绒洗净、烘干、去味、加工之后,塞进衣服夹层里,保暖效果比棉花还好,穿在身上也很轻,不压人。

这下可好,康熙六人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羊毛有用处了,家禽的毛也有用处了。

等他们回大清后,就让人钻研这毛衣与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在技术受限的情况下,虽说他们大清的人织造出来的毛衣、羽绒服肯定没有后世这般精美,甚至味道可能都很大,但对于老百姓们而言穿在身上只要保暖、不冻死在寒冷的大雪天里,就是最好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