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可话又说回来了,他如今虽然还不能与被圈禁在咸安宫中的“废太子”很好地共情,但看着因为要拥护自己,而最后被他“汗阿玛”砍得七零八落的太子党官员,以及自己倒台后被打压入尘埃里的母族赫舍里氏,胤礽能切实感受到那股子隐藏在夺嫡失败者的史料中字里行间弥漫着的苍凉、悲痛与沉重之意。

胤礽心中不好受,太子妃瓜尔佳氏也紧抿着红唇,眼神黯然,若是太子爷不好了,她这个东宫太子妃又怎么会好?更甚至在别的时空里她是没有金团这个贴心聪慧的好儿子的,被老四的四儿子乾隆以叛逆罪处死的“弘皙”是“庶长子”啊……

其余人看着屏幕上赫然写着“废太子被两立两废后在咸安宫中圈禁至死”的小字,也同样默然不语。

太子不厉害吗?太子已经很厉害了!若他不厉害,怎么能在上有雄才大略的父亲,下有一群能力、手腕、心机都具备的如狼如虎的大哥/弟弟们中间周旋几十年,像一块大石头似的在其他想要夺嫡的八龙头上一压就牢牢压制了几十年?

不把太子这块大石头踢开,让储君之位空悬出来,哪个皇子有机会去“夺嫡”?

几个皇阿哥们也是忍不住面面相觑,若论风光与帝王宠爱,他们现在谁也比不过“老二/太子二哥”啊?

可在旁的大清时空中“老二/太子二哥”这凄凉的下场固然是有他们这些也想要夺嫡的“皇阿哥们”在下面拼命将坐在储君之位的“皇太子”往下拽的原因,然而“老二/太子二哥”的圈禁与废黜的最终结果却是他们“汗阿玛”给亲自定下的。

面对皇权,他们“汗阿玛”能将自己耗费半生心血的“继承人”都给两立两废了,那么他们这些庶子们是不是在“汗阿玛”的心里更加比不过无上的“皇权”了?

老三、老四、老五、老七、老八、老九都紧抿着薄唇,蹙着眉头,目光游移,戴着一次性手套剥小龙虾的老十,睡凤眼的眼皮子也忍不住抖了抖,突然觉得打包盒中盛着的红彤彤、油津津的麻辣小龙虾闻着也没那般香喷喷的了。

老大胤禔更是将一双浓眉给皱得都能夹死苍蝇了,上午时因为看电视剧的不忿与不甘也在亲眼看到“老二”的凄凉下场时,消退殆尽。

同样是被“老皇帝”圈禁,他可比“废太子”过得舒服多了。

瞧瞧真实的“废太子”被锁在咸安宫中,处处都有“老皇帝”的人看着,咸安宫那四四方方的红墙金瓦院子,平时送吃的喝的、一些脏污的东西都是从同一个小门中通过,被人时时刻刻监视着还没有一点自由,前半生过得风光,晚年过得憋屈又凄凉,这两者的落差莫过于一个天一个地了。

可这都是旁的“外伤”,凭他对“老二”性子的了解,他最关键、最严重的“内伤”想来是被自己疼爱了半生的“老父亲”给亲手狠狠收拾带来的伤痛了,就像上午电视剧中的“雍正皇帝”说的那般“他能最终获得胜利是因为他将皇上当成了皇上,可废太子却输在他把皇上真得当成了他的阿玛”。

他们老爱家第一位被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很不好当,他们满人其实并不怎么把“嫡长子继承制”看在眼里,换成老朱家的太子,即使这“太子”的能力平庸,但他只要占着个“嫡长子”的名号,不犯什么大事,纵使是皇上也不能将“嫡长子”的太子给轻易废掉。

可老爱家的第一个“皇太子”前面没有培养方案可以参考,这些年下来“皇太子”受到的教育比他们普通皇子更加严苛,他们这些人是看在眼里的,他们老爱家的“老二”不能不“优秀”,若平庸的话,他们这些不受“嫡长子继承制”约束的满洲皇子们头一个不服气!完全压制不了他们。

故而多年下来,“老二”在认认真真的当着他的“皇太子”,学他该学的东西,担他该担的担子,终于长成一个能代替父君监国时,获得朝野内外与各国传教士赞誉、认为多年后必定能接任他父亲的皇位的优秀储君了,可却使得“老皇帝”觉得受威胁了,看他这个亲手培养出来的“皇太子”没那般顺眼了,要亲自收拾他、打压他,废了他,一次不够,再废一次!

晚年的真实“废太子”心里得难受成什么样子啊,怪不得雍正二年时,他是他们兄弟们中的第一个病逝的人了。

俗话常言,人的惨都是对比出来的。你的对手往往也是最了解你的人。

老大胤禔越这般想心里就越不是滋味儿,别的时空里“他”与“老二”斗了一辈子,俩人谁都没落着好,他虽然也被“圈禁”,但却在自己的“郡王府”里,他是那片小天地的主人,哪个不长眼的敢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