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池琅被他循循善诱地哄,心就像炖在牛奶锅里的棉花糖,扑簌簌地化成一团黏黏的液体,指尖泛起旖旎的酥麻。

正如简峋所说,他太依赖简峋了,做什么不经简峋确认,就觉得自己做不好,没法彻底放心。

然而简峋的话只能起到定心丸的作用,所谓事在人为,真正去做这件事的人还是池琅自己。

池琅听着他平稳的心跳,急躁的心绪也慢慢平静了下来。直到体温与男人的体温融为一体,池琅抬起脸,小声地,不确定地道:“……我真的可以吗?”

他好像从小到大做什么都挺差劲的,真心想做的事就一两件,但也没成功。

气息交融间,麦色的手指已经揉上他的耳根,男人深邃的眸子专注地看着他,也安稳地托住他的灵魂。

“可以的,相信你自己的能力。”

池琅眼底有些热,喉咙里咕哝了一声,然后像只撒娇的小狐狸,把脑袋埋进了他的脖颈间。

第163章

或许因为顾虑太多,等到真正实际操作见招拆招,事情反而意外顺利。池琅前面失败不少次,兼职不成遇流氓、做包买不到原料、版型隔几天就被人盗版,碰壁多了就开始注意细节,忙前忙后到处跑,甚至跟着周师傅的车先走了几天的流程。

查婶等人是第一次碰到这种工作性质,开始上手不熟,要么装错编号袋子,要么不擅长用微信,池琅只得手把手教用微信拍照、发视频的功能,让他们不懂就来问自己。几人之间磨合也有问题,要么速度太快,要么速度太慢,池琅和简峋权衡之下,把定“每日”的工作量改成定“每两日”的工作量,周师傅的车隔两天拉一圈货,留出足够工作档期随他们几人调配速度,第一天慢了第二天就加快速度,只要确保能在两天内完成60个包的对应工作量就行。

每天30个的工作速度是池琅测算一周定下的,8人分4组,每人每天平摊15个。数量乍一听很多,实际做包最费精力的是从一个步骤到另一个步骤的衔接,他们几人目前只需做自己手头的部分,重复作业反而提高了效率,动作越来越麻利,6、7个小时就能完成。而池琅按复杂度予以6-8元计件,一人一天平均有90-120元的收入,超过了东平区青壮年平均工资,比去别的公司站岗、扫大街挣钱多了,更不用说远超简书杉之前缝补条的工作。

方亚男缝合时,不止一次听到查婶跟外地上学的孙子说找了个好工作,池老板小小年纪的,不光给她钱赚,还教会了她怎么用微信视频,笑眯眯地说等孙子寒假回来给他买汉堡包。

另一边则是巨大惊喜。看图制版很难第一次就做到100%完美,哪怕简书杉也得修版好几次,所以先前从设计转为实物打版要废很大一番功夫。但杨娟凭着多年的经验,眼光极为毒辣精准,在打版方面精确度极高,省下不少修版的时候,让池琅连连震惊,只剩下“何德何能请到这位大神”的感叹,时不时拎着水果去杨娟家坐坐,讨论设计转为实物的可操作性。

意外的是,杨娟现在还留他吃饭,绷着一张严肃的脸,偶尔给池琅碗里夹点素菜。可惜杨娟是个素食主义者,池琅连吃几天就扛不住,哭丧着脸在家求简峋做肉,最好做大块的。

同期,照灯影的余热已经散去,现在留下来的都是回头客和慕名而来的粉丝,总数刚过万。放假的简燕没事做,和池琅研究如何经营J.CL官微。简燕中途跑去和原晓茹专门学了几天的PS,勉强像模像样,拍出来的狐狸爪子处理后比原来更好看,在拍包的时候自己琢磨出了风格独特的场景构建和色系搭配,意外很得翻看J.CL主页吴海洋的“挑刺”。吴海洋在微博下给予设计和构图的辛辣点评,简燕日常回评论和私信时被惹炸毛,跟他私信对线辩论老古怪和小古怪自行搭上了线,池琅一个月后见简燕设计水平突飞猛进才知道这事。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淘宝店上线比池琅想象得快,是用简峋的身份证注册的。一旦出现支付有保证的渠道,每天新增订单数量又开始涨5-10个。不过因为做包速度大幅度提升,从每天做2-3个变成每天做20个,派单日程直接被砍了一大半,等待周期也短了。但无论如何池琅都得采用定金支付的形式,制造业不同于互联网行业,如果包都按照需求尺寸剪裁开料了,突然被退单,他们是要倒贴成本的。

J.CL批量包是60-98元的档位,专属定制包之前的档位是198元,298元和398元,依照客户需求,往上又扩展了几个隐藏档位价格,用料更高,定制范围更全面。但J.CL从学生市场应运而生,目前做的还是中低端市场,在2016年较符合普通人日常支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