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己或许看不明白某个工艺品的用途和价值,但是没关系,公子目光长远,必然比他们懂得多。

这些物品收集回来,但凡有一个能起到大作用,他们就是立了大功。而哪怕没有一样如纸般重要,好歹也是新奇的玩意儿,公子或许会喜欢呢。

能经商的人几乎没有傻的,一下子就明白了巴清的意思。

当即就有人说道:

“咱们还有去楚地的商队,我听闻楚地也有很多奇异的工艺品。”

巴清当即点头:

“无论去哪一地,都着重搜寻一番。天底下的匠人不可能都在齐地安居,各国总有藏龙卧虎之辈。”

于是,自巴蜀而起的商队在扩充规模之后,浩浩荡荡地东出函谷关,开启了他们搜刮各国技术的道路。

此时的六国并未关注这些为了掩人耳目,特意分散成小商队出关的人们。

出来的是商人又不是士兵,又是小股商队不成气候。难不成他们其中还能出个吕不韦那样的人物?大秦哪有这样的好命!

出关后的商队在不起眼地位置集结成大商队,特意换上了齐地的装束,开始奔赴列国。

这是巴清很久之前就想出来的主意。

天下皆知齐地自管仲起就成为商业最发达的地区,直到如今依然有众多豪商巨贾在那里安家。太平繁荣的土地上更有利于商业发展,各国寻常时候也没兴趣去找齐国的麻烦。

因此齐国商人往来于七国之间,不仅很少遭受各国贵族的打压,还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