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想说的压根不是儿子没考虑到大旱,而是儿子没考虑到战争不是说停就能停的。

扶苏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认错:

“是,扶苏受教了。”

好吧,看来父亲不想看到他有疏漏,小疏漏也不行。

面对父亲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扶苏只能点头答应。好在他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又有多年经验,倒是没感觉到什么压力。

回到自己的寝殿之后,扶苏从暗阁里取出一卷帛书。

展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扶苏还记得的过往事迹。其中属于秦王政十七年的那一部分,最后一条赫然便是“赵国大旱”。

是的,扶苏是记得这场旱情的。

可他不能提前说,所以规划行军方案时全程按照正常无灾的年份来布置。

这样的安排注定是不能直接用的,后续还得考虑到旱情再进行修改。

不过扶苏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他本来就是想借此展现自己的能力,同时又漏一点小问题,加深他年轻经验不足的人设。

就是没料到这个人设会叫父亲有意见。

扶苏收起帛书,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正殿的方向。心道父亲果然是父亲,就他这点小聪明,不可能次次都摸透对方的想法。

算了,做儿子的比不过父亲多正常。

那可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始皇帝,他痴长几十岁也没用,还有得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