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其实是很敏锐的,不像大人以为的那样什么都不懂。家里境遇的变化,他们能第一时间察觉。

就比如韩信,父母在世时和父母去世寄人篱下之后,他就明显感觉到了不一样。表亲家对他不算好也不算差,毕竟家里条件也就那样,顶多保证他短期内饿不死。

大人不会欺负他,小孩子却不同。有些孩子很会看人下菜碟,发现韩信没了父母就拿他当软柿子捏。

于是小韩信只能竖起尖刺戳回去,表现得像是父母在世时那样调皮捣蛋不服管教。其实这不是调皮,只是单纯在自保,让别人不敢欺负他。

那天面见扶苏和秦王政时,小孩还没调整过来。浑身写满了防备,像个小刺球。

小刺球还怪可爱的,扶苏日常喜欢去逗一逗。小孩每日下学就把人叫过来捏捏脸揉揉脑袋,一开始还要偷袭,次数多了韩信就习惯了。

韩信暗暗握拳:等我长大捏回来!

之所以韩信能习惯这些动手动脚,其实主要还是出在扶苏的身份上。

去了六英宫上学他才发现,同样是寄人篱下,住在表亲家和住在太子宫,简直就是两码事。

在太子宫里没有任何人会欺负他,更不敢欺负他。

桥松和舜华没兴趣欺负别人,反而高兴多了个一同上学的小伙伴。剩下的侍者则是不敢怠慢太子发话要养的小郎君,对方什么来历可不是他们管得了的。

如果只是太子宫也就罢了,去了六英宫,满宫王孙居然也不敢欺负他,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韩信发现他跟随的这位太子殿下,地位好像特别特别高。

众人:不,那是重点吗?重点难道不是大兄是个魔鬼,没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无所谓,反正殊途同归,最后的结果都是韩信可以在咸阳宫里横着走。

小孩子嘛,想不了太周全。

所以韩信发现这件事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想试试看太子的底线在哪里,为此他开始带着桥松和舜华逃课打架。

桥松还好,很有一种身为太子长子的责任感,逃课是不肯的,只有在课间才会屁颠颠跟过去。相比起来舜华就比较捧场了,上课哪有玩耍有意思,所以当然是选择跟着韩信满宫乱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