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嫉恶如仇在某些时候也能被称赞一声,但在大秦,还是要以律法为行事准则的。

若只凭一腔热血就随意动手,和不服管教自认义气的游侠有什么区别?

扶苏小声在父亲耳边说道:

“廷尉当上丞相后甚是奢靡,出行必要以规模宏大的车架随行。后听闻父亲不喜如此,他才又诚惶诚恐地改了。”

李斯这人谨慎是谨慎,就是有时候会得意忘形。从他教孩子也能看得出来,出生早的长子就被他教导得行事稳妥,等他发迹后出生的幼子就难免纵容一些。

秦王政微微颔首,表示了解。

总之李斯这家伙还是得时不时敲打一下的,得让他长久保持着惶恐谨慎的状态,不要有飘起来的机会。

于是秦王政意思意思罚了李斯一年的俸禄,让他下不为例。顺便做主将郎官们抓住的罪臣交由廷尉司处置,但这件事李斯就不能参与了,他要避嫌。

实际上李斯哪有什么需要避嫌的,这不过是秦王的警告而已。

牵扯这么广的案子给副手主持了,算是副手的业绩。他李斯没法分一杯羹,还得小心以后被副手挤下去。

李郎总算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蔫头耷脑地跟着父亲请罪退下了。

扶苏目送他们父子俩走远。

片刻后,他说道:

“年轻人的心是好的,只是这种事情以后可不能再发生了。”

在其位谋其职,你插手别人的权责,不仅会让别人感受到威胁,还会分了别人的功劳。

原本这批案子是等时机成熟后,由廷尉司负责的。现在年轻人们横插一脚,分走了大半的功劳,如何能不遭人嫉恨?

也就是他们的后台足够硬,廷尉司那边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