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烹饪手法还比较原始,多为炖煮。为了增添滋味,贵族会用肉等食材酿制酱油。

这个时候还没有发明用菽(大豆)酿的造酱油,用肉酿的虽然带了一点霉菌的味道,却同样十分鲜美。

不过先秦可不只是使用肉来制酱,什么虫子青蛙卵的应有尽有,大家吃东西还没有那么讲究。

扶苏是个嘴挑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肯入口。便是肉酱,他也嫌弃里头的霉味。

所幸他并非来自正史位面,所以总能出现一些带着改良烹饪方式的土著厨子出现,拯救太子殿下的味蕾。从现代调味料的制造,到五花八门的烹饪方式,一个不落。

作者也不管秦朝人发明这些东西是否离谱,反正就是发明了。想让始皇和扶苏吃点好的有问题吗?反正纸都提前发明了,也不差这点。

重生的扶苏由于天生过目不忘,把这些东西记了个大概。于是如今的大秦贵族也过上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好日子,浓油酱赤的菜色在咸阳十分流行。

若非辣椒还未传入大秦,老秦人能提前吃上油泼辣子。

别说扶苏,这种滋味重的食物秦王政也爱吃。

但是夏无且不让太子多吃这个,尤其是重油重盐重糖的,可谓是把扶苏喜欢的口味给去了个干净。

爱子不能吃,秦王政也不好当着爱子的面吃,便只好陪着爱子吃点清淡的东西。

幸好厨子给力,清淡的东西也能做得美味。像是羊肉锅子一类的膳食,就十分鲜美。

夏无且等了一上午没等到太子出现,直到大臣离去才听说太子总算出来了。稍等了两刻钟,约莫王上与太子已经用完午膳,这才提着药箱过来进行日常请脉。

每日一次的诊脉扶苏已是习以为常,反正他身体好着呢,又诊不出什么名堂。确定太子身体养得差不多后,夏无且也不敢乱开补药,如今只剩每月一碗的药汤而已。

但今日,夏无且说出了别的东西。

他对着坐在亭中的秦王政行了一礼,回道太子这几天吃多了羊肉,因而有点上火,接下来几日得控制下饮食了。

虽说冬季适合进补,但补过头也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