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买点普通母马而已,各部落总不好为了这种事情得罪秦国。

——尤其商人手里居然还有秦王手书。

这件事要从扶苏说起。

在后世人的印象里,因为看多了《西游记》,所以都觉得古代出国需要携带通关文牒。

哪怕西游记是唐朝的故事,唐朝之前用的不是这个东西,比如汉朝用的就是符节。但是不重要,同人文作者只记得一个通关文牒了。

正好纸不是被作者大笔一挥造出来了吗?

所以同人大秦里用文牒也很合适。

扶苏因此在脑海里深深烙印下了要给出西域的商人发文牒正名身份的规则。

大秦原本用的是什么无所谓,现在造纸方便,用这个还能记录更多信息。甚至可以在文牒里写点威胁人的话,免得西域小国胆大包天扣押秦人。

通关文牒都有了,玩个梗不玉岩屋过分吧?

扶苏于是请父亲亲笔写下了“大秦铁骑即刻可到”的文字,告诉查看文牒的沿路势力——要么你客客气气地善待秦人,要么秦国把你也变成秦人。

这么多文牒,当然不可能每一份都由秦王题字。印刷术就是在这个时候用的,每一份文牒制作出来时就印上字。

仗着西域人分不清是印的还是写的,反正吹是秦王亲笔就够了。

如今看来文牒的效果惊人,商人们带了这么多马回国也无人敢拦。

本来嘛,会阻拦他们的就是怕秦国有好马后打自己的周边部落。现在秦王都说了,扣押秦人和秦人的东西,那就打你。

远的部落秦国还不一定能打得到,近的不是随便打?那自然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所幸,买马的商人走得也不远,否则太远的地区秦国威慑力不足。人家会觉得秦国肯定打不过来,或者认为秦国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就打过来,反而容易不认账。

其实这话一开始是上辈子扶苏写在文牒里的,因为那时是从秦二世才开始搞的丝路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