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肯去也是件好事,随行的都是大秦臣子,他们去了自然也要以臣礼行事。本次封禅一是向上天禀告天下一统的伟业,二就是禀明百越终于归附中原的喜事,百越首领也自该在场。

船队重新启程,这次继续顺长江而下。

队伍预备一直往东抵达江都,也就是后世扬州的江都县。这里有一条人造运河,名叫邗沟,是联通长江与淮河的。

邗沟为当年吴王夫差所造,用于运粮,以便其争霸中原。起点在长江接近入海口处的位置,终点则在淮安。

这条人造运河,如今的名字叫“江南运河”。不过它只是江南运河的其中一段,还有一段自此地往南绕过太湖凿向钱塘(今杭州),联通钱塘江,也是出自吴王夫差和其父阖闾之手。

扶苏最近突然对水道感兴趣起来。

他拿着全国的水道舆图琢磨了许久,终于在地图上画好了运河路线,递给父亲看。

“大江往北联通淮水和往南联通钱塘江的运河,夫差已经替我们开凿好了。如此一来大江下游的大型河网彻底连成一片,只要妥善维护,就能一直使用。”

夫差为了运粮,运河凿得还挺宽阔的。目前够用了,以后要是觉得不够用,再扩建一番即可,耗费远不如无中生有那么多。

“而淮水往北联通大河的运河,也有现成的,是昔年魏惠王下令开凿。”

鸿沟的北端在洛阳往东的位置,距离洛阳很近。顺黄河继续往东一段,就是大名鼎鼎的朝歌。

至于鸿沟的南端,倒不是直接联通淮河的。它是联通淮河的支流颖水,过颖水可入淮河。

鸿沟在中间弯折了一段,绕路经过魏都大梁。魏惠王修它就有一部分原因是要借两河之水灌溉都城附近的农田,所以作为运河的话,鸿沟显然不是特别合适,它要绕路。

尤其是如果想直接从长江过淮河去黄河,走鸿沟需要在淮河这里往西折返一段,很费事。

这个时候,就有君王想着,我为什么不直接从江南运河的北端广陵往北修,联通黄河呢?这样就不用绕路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