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60 字 5个月前

第29章 取暖

立冬过后天气一直阴沉沉的, 气温已经开始很明显的下降。

贺宗伦凭借以往的经验估摸着最多还有十来天就要到下雪的季节了, 于是打算趁今天天气还好的时候把家里取暖要用的窗子和烟囱等设施都检修一遍。家属大院的房子都是按照面南朝北的方向修建的, 为了兼具夏天通风冬天采暖的功能,房子只在南面开了窗户,而且每个房间都只有一扇窗户。

因为北方冬天异常的寒冷, 在室外的温度常常能达到零下二、三十度。用一句不中听的俚语来说:出去撒泡尿,还没有等你出完水,地上已经结起冰茬子了。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安装双层的窗户来防寒,贺宗伦所要做的就是把春天时取下来的内层窗户给重新安上。

窗台有三十公分宽, 靠外沿安装的是左右对开的两个半扇窗子。每半扇窗子上面镶有六块玻璃, 因为有时候还会有冰雹、风沙等不确定的自然灾害, 因此每块玻璃通常都比较狭小, 只有二十五公分见方。大概是因为长期的风雨侵蚀, 窗框已经开始变得斑驳了。

贺宗伦把从小木屋取出来的另一扇窗子简单加固一番后, 靠着内沿的那一边重新安好。这扇窗子也是呈左右对开的样式, 和前头的那一扇窗子一模一样,只是看起来要新崭一些。安好之后可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了, 还要重新上一道油漆,里里外外都要重新漆上。

风很大,一个晚上新上的油漆就会变得透干,于是就可以接着进行后面的工作了。在北方不光天气很冷,寒风也是无处不在。坐在屋子里,那一股股冰冷侵入骨骸的风就会从门底窗户缝里钻进来。所以光上两层窗户还不成,还要把窗玻璃与窗格子之间, 门板与地板之间的缝隙填好才行。

贺宗伦取了去年剩下来的橡胶条子,又新裁了一块废旧汽车轮胎的内胎用作封闭门窗的材料。这些材料别看不起眼,在冬天可是能派做大用场的。把材料剪裁成一拃宽的长条,对折后贴在窗缝上,用小胶块垫底,最后再用细小的铁钉固定好。这是一个极细致的活,那些但凡能见风的地方全要一圈一圈地用胶条封好。

贺秋秋在地上站着,双手扶着木梯,顺便帮爸爸递一些小物件。仰头看着爸爸叮叮当当地敲着铁锤,嘴里还含着几颗细小的铁钉,心想是谁说的那句至理名言:认真工作的人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看爸爸那副极为努力一丝不苟的样子,好像他不是在为家里修补木窗,而是在为国家制造飞机呢!

为了给家里的门板底部加防寒的物事,贺宗伦特地挑拣了一块宽大的橡胶内里作为材料。比着门板的宽度剪下所需的胶条,沿着门板底部开始敲钉。

用来给门板底部和给窗户缝隙密封的材料虽然一样,但是方法却不尽相同。胶条要比门板底部与地面的距离要宽些才好,最好是直接垂在地面上,这样就把缝隙掩了个严实,冬天一点风都灌不进来了。

看着钉好的窗户,虽然看起来有些花一块白一块的并不是很好看,但因为是双层的保暖性能好,又把能够看见的缝隙全都密闭住了,让人从心理上就感觉房间里要暖和得多了。李明秀又把厚厚长长的棉门帘取出来,晾晒一番后挂在门上。这样进门的时候外面的冷空气进不来,里面的热气又不至于挥散出去,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终于营造出来了。

冬季里光是采取这一项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让孩子们感到最愉悦的莫过于家里有一个大铁炉子。

这种铁炉子高大概一米左右,炉身一般鼓鼓的,顶端有炉圈炉盖,炉身还需要连接一段长长的烟囱,炉身底部有一个火门,用来捅煤用的火钩子就挂在一边。冬天外面寒风开始肆虐的时候,在铁炉子上面放一大锡壶水,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一家人团团坐着唠嗑啊,斗小牌啊,下一盘跳跳棋之类的都是很相宜的。

有时候,李明秀会允许孩子们放一两个馒头、烙饼之类的吃食在上面烘烤,不过几分钟食物就会变得格外松软,底部还有一层孩子们极爱的炕得黄酥酥的锅巴,吃在嘴里“咔嘣咔嘣”的响,是孩子们心头无上的美食。

还有捅下来的炉灰也不能浪费掉,朝铁炉子的火门里甩一两个土豆进去,仔细地焙在滚烫的灰里。第二天早上起来,拍去上面的土灰,香香的面面的土豆就烤好了。咬上一口,啊,烫在嘴里香在心上呢!

在屋子里烤火炉烧土炕取暖时,还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铁炉子一定要装烟筒。长长的烟筒接口要严,安装烟筒时还要注意风向,不要让风把煤气吹回室内。同时要经常检查烟筒,如果有裂缝破损的地方,还要及时地修补好。报纸上每年都有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所以贺宗伦每回都是很认真地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