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67 字 5个月前

思来想去,这家属大院里竟没有哪一个是自己信得过又手里宽裕的,自家这点钱都是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暗自叹了一口气,难不成福利社的承包款凑不齐,要与其失之交臂吗?想到以后孩子们长大之后的学费,将来一家人美好的生活就这么长了翅膀飞走了,终究心里有些不甘,忍不住就伏在枕头上哭了起来。

贺宗伦一进家门就看见老婆大人正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那个伤心劲让他心里“咯噔”一下,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连忙把人扶起来,问清楚原因后颇有些啼笑皆非。更是不敢耽搁了,赶紧从衣兜里取了一叠钱出来交到老婆的手上。

李明秀接过钱一数竟然整整五百元,惊异地问道:“你去抢信用社了?”

贺宗伦没好气地说:“青天白日的尽说胡话,不过这钱你做梦都想不到是从哪里来的?”

卖了一会儿关子,看见老婆要发怒了,贺宗伦这才把五百元钱的来历细细地道来。

原来那天李团长一怒之下没有经过团里研究,就定下了福利社的承包款是五百元后,虽然是一件小事却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他调来的时间本来就不长,根基也还不稳。要是有心人扣他一顶大帽子,说他独断专行擅自处置机关事务的话,那他真是有理也说不清,够他喝一壶的。

偏偏李团长他自己的话又放出去了,整整两天过去了,愣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搞承包。于是,团里的有些人已经翘起了二郎腿准备看他的热闹了。为了这件闹心的事,在这还有三分寒气的春天里,他的嘴边硬生生地燎起了一圈水泡,急得他背地里没少骂娘。

看到火候差不离了,贺宗伦瞅了个没人的机会溜到李团长的办公室里,浅浅地把自己的意图给对方提了。真是干旱时来了及时雨,瞌睡了送来了枕头,一番细谈之下李团长已经把贺宗伦引为平生的知己。

听到贺宗伦有意让家属来搞承包,唯一的条件就是把原先福利社的俩人给调走。李团长本就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图,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末了知道他拖家带口的一下子缴纳这么多承包款有问题,干脆直接从自己的办公桌里取了五百块钱出来交给他。还笑着打趣道:这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最后,李团长送他出门时,称呼已经由“贺股长”变成了“老贺”了。

说到这里,贺宗伦得意地总结道:“把这门生意弄到手固然极好,阴差阳错之下与上级把关系捋顺了倒也是意外之喜。”

李明秀这才把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忽然又想到一件事情,踌躇了一会儿终于小心地说道:“这五百块钱我明天就拿去缴了,家里的钱我预备去重新进些货物。借人家李团长的钱还是早点还给人家的好,要不然人家会说你不晓得好歹。那这样的话,每月往老家你父母那里寄的钱就不方便了。”

贺宗伦想了一会点头道:“只有先紧着欠账了,老家那里我会写信回去解释的。再不济老家那里还有大哥二哥嘛!大不了等以后我们日子宽裕了,再多多地寄点钱回去就是了!”

李明秀连忙称是,丈夫是个孝子,这几年宁愿亏待自己也不愿亏待老家的两位老人。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可是老家的两个叔伯趁势一歪借口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本该三家分摊的赡养费全落在自家的身上了。更加过分的是,但凡家里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之类的都要来信诉诉苦,而丈夫说什么也要咬紧了牙根多寄些钱回去。

为了这件事情俩人不知怄了多少气,这次难为丈夫主动提出不寄钱了还说出那样贴心的话来。看来对于那两位叔伯的做法,他心里也是有数的。想到这里,李明秀脸上的笑意更是真心实意的欢畅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明秀央了邻居李兴兰帮忙跟工厂里请一天假,跟着丈夫来到了机关大院里,在那张福利社的承包协议上慎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看着那歪歪扭扭的笔迹,脸上不由一阵烧红,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写字,起码以后再不用假手于人了。

当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两口子告知儿女们已经顺利地承包了福利社的时候,贺秋秋欢喜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因为只有她知道此时的商品经济是王道,人只要勤劳肯干,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会有丰厚的回报。这些人就是报纸上所说的“一批先富起来的人”,是新时代的弄潮儿。

弟弟贺韬韬则直接抱住妈妈的脖子,央求她明天拿些水果糖回来吃,让大家一时苦笑不得。敢情这小家伙以为从今以后吃零食方便了吧!

在饭桌子上,贺秋秋帮着妈妈出主意怎样布置店面。她忽然想起前世里那些超市的样子,摆放成开放式的货柜,人家想要什么就拿什么,最后在收银台那里集中结账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