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70 字 5个月前

第44章 小英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先前有些忙乱的生活已经慢慢地进入正轨了。

李明秀的小店简单收拾了一番后已经开业了, 贺秋秋和弟弟在学校里如鱼得水地学习或者游戏。每天中午吃完妈妈准备的午饭后, 就到学校附近的那家英英琴行练习一个小时的乐器。在连续去过好几回之后,俩姐弟才终于见到了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店主周小英。

那天在那个有些逼仄的阁楼上,贺秋秋正在跟着大胡子周新洋学习古筝的指法。说实在的一个看起来这么邋遢落魄的男人翘起兰花指, 总是会让人感觉心里怪怪的。

偏偏这位周老师那副一丝不苟极度认真的神情,让贺秋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部堵在了肚子里,心头还颇为哀怨。

因为只要一看见贺秋秋走神或者是懈怠,那细长的竹条子就毫不留情地抽打了过来。这周新洋说话做事看着新派, 怎么教授学生时还秉持老式作派?以致在这以后很长的时间里, 只要让贺秋秋一不小心瞅见细细长长的东西, 都条件反射般不由自主地神经高度紧张。

弹古筝讲究身形优雅端正, 身体正中心对准一号琴码坐正, 腰部与面板同高。身体离侧板一拳左右, 双腿分开呈“稍息”状。手形为半握拳状, 就像婴儿睡觉时的手形。弹奏时运指方向与筝面平行,要求义甲正面触弦, 各指的弹奏方向与筝弦平面基本垂直,发力点在指关节。

正确的古筝演奏技法,讲究对于音准和节奏的正确把握,以及左手揉、滑、按、颤的技巧运用。特别是传统乐曲,每个流派的风格都不一样。要想细腻地表现出各个流派的特点全都靠左手的按弦,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较高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听辩能力。

贺秋秋先前只是极喜欢弹奏古筝时那种唯美古典的氛围,却不料真正学起来后这么多的麻烦。因为手掌单薄指头力度不够, 戴上指甲弹琴的声音还没有周老师不戴指甲弹的声音大。要不就是手型不对,说她手型摆在琴上时还是挺好的,一弹就不是那回事了。主要错误是弹的时候手腕抬太高,手背塌下去了,各个关节没有拱起来的力度。

弾了一段时间后,贺秋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弹的时候要把手腕压下下去,手背关节拱起来就觉得拨弦使不上劲手酸得厉害,尤其是弹八度的时候手指好象触不到弦。特别地别扭,都有那种没法弹下去了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周新洋老师是一位极严厉的老师,贺秋秋好久都没有这种挫败得近乎沮丧的感觉了。

偏偏这位老师还像唐僧念经一样在一旁不住的念叨乐器的基础,臂如古筝最大的技巧是以韵补声,最重要的部位是面板,其次是雁柱和琴弦。然就其琴形来说,本身就可以通身是韵。这个乐器一般是右手行声左手做乐,真正是右手来发声的,左手是逸韵补声的。

它既善于表现古朴典雅优美抒情的的曲调,又能抒发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的乐曲。其丰富的表现力还要求表演者应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做到举手投足都给人以美感,因为古筝表演是视听艺术,观众不只要听觉的享受还要有视觉的美感等等。

听得头疼的时候,贺秋秋常常暗地里腹诽周新洋上辈子肯定是个哑巴,所以这一世话才这么多。偏偏他只要一不上课了嘴巴就关得紧紧的,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撇开周新洋的大胡子和严厉的教导方式不提的话,这位老师倒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弟弟贺韬韬才学的时候,同样是指法和力度都不够,拉出来的曲子“吱吱嘎嘎”地像是鸡被掐住了脖子,难听得要命。在楼底学钢琴的孩子们集体抗议之下,俩姐弟的学习场所不得以搬到了这最高且狭窄的阁楼上来。

连弟弟自己都要放弃了,说自己不是这块料。这位周老师倒是越挫越勇,每天教习完了贺秋秋之后,就端了个小板凳坐在贺韬韬的的对面手把手的教,其之耐烦其之细致,让身为姐姐的贺秋秋每每汗颜。

当贺韬韬第一次成功地拉出了一小段乐曲之后,大胡子在背人的僻静处竟然像个孩子一样,抽抽嗒嗒地抹起了眼泪。无意间偷眼瞧见的贺秋秋心里不由叹服,君真乃性情中人。

周小英就是在这个时候上来的,依靠在门柱边上,静静地听着俩姐弟那可以称之为噪音的琴声。贺秋秋无意当中抬起头来,看见的就是一幅极美的图景,在窗户外面和暖的春日投过来的斑斑驳驳的阴影之下,一个披散了的头发年轻女人影影绰绰的露了半张精致的脸。

听到曲子停了后,周小英走了过来。她的腰肢极细,一件简单的棉裙竟然让她穿出了一种袅袅娜娜的姿态。秋秋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比她更像女人的女人。站在亮处的时候,她的面容终于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