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63 字 5个月前

在防空洞里,虽然有风扇不住地往洞里输送干净的空气,但是还是有几个体弱的女孩子晕倒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她们送到比较靠近门口的地方,希望清新的空气有助于他们的恢复。贺秋秋回头望了一眼,大部分的人面色平静,但神情都有些疲惫,有些人则抱住了自己的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高音喇叭通知防空警报终于解除了。孩子们鱼贯而出,大操场上站满了人。每个孩子都不约而同地扬起了头闭起了眼睛,让春日的微风和花香轻熏在大家的脸上。

第63章 草药

在那次突击的演习之后, 建南一中又举行了几次规模要小一些的演习。大家从最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习以为常, 已经渐渐把这件事当成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学校里除了平日的教学之外, 还增设了防毒面具等物品的用法应用。大街上也有了“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大红标语。即便是建南最闲散的人,也知道时局的紧张。中苏边境这一场冲突眼见在所难免,但是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的。

一个坏消息就是爸爸自从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音信回来,大家都说这时候没有消息就意味着好消息。家属大院里因为男人们的不在,忽然间好像平静了许多。只有那些男孩们扬着一张张脏兮兮的小脸,前后攒动着滚动铁环发出哗啷哗啷的声响时, 大院里才仿佛多了些人间的烟火气。

贺秋秋一放学后就在机关大楼的传达室里等当天来的新报纸, 传达室里的那个带眼镜的老爷爷已经熟识的了。每回她在那儿认真看报的时候, 老爷爷都会贴心地递过来一把小杌子给她坐。前些天的《人民日报》对于中苏边境的那场激烈的冲突只是轻描淡写地叙述了几句, 说政府已经向苏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再后来就只字未提了。

算了一下日子, 爸爸贺宗伦出门已经大半个月了, 不知道他身体还好不好近况怎么样?妈妈李明秀还是坚持开着小店,但是人却明显地消瘦下来, 而且脾气越发的暴躁。弄得每回贺韬韬要溜出去玩的时候,都要小心地踮起脚尖,就像是去做贼一样,让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

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初夏终于到来了,家属大院和机关大院包括建南市区里遍植的杨树已经开始飞絮了。

杨絮飞舞起来其实非常漂亮,初夏是毛白杨果实的成熟期, 果实开裂后种子借助白絮在空中飘荡,寻找合适的生长地点,这是杨树繁殖后代的重要途径。随着树龄的增长,毛白杨结实量增加白絮极易随风飘扬,因此形成了大街小巷漫天飞舞的动人景象。

这两天上学的时候,贺秋秋俩姐弟一上学就带了口罩,拿了纱巾把自己捂得严实些再严实些才好。因为一到这个季节,别人忙着诗情画意之时,俩姐弟的皮肤却对这漂亮至极的杨絮过敏。起先只是皮肤泛红,紧接着脸颊颈项手肘部位就会起一块块像是风疹一样的红斑,还伴随着阵阵烧痛,往往令人苦不堪言。

周里见了就默不作声地拿了细细的纱网把家里的窗户全部钉上,又每天用湿帕子将家里打扫两遍。他还专门趁午休的时候跑了一趟建南市的图书馆,闷着脑袋查了大半天的资料,终于在书上寻了一味土单方。

就是用草药“徐长卿”熬了水内服,又用大锅浓浓地煮开后兑在热水里让他们擦澡。这样几次三番过后,俩姐弟的症状都有了明显的减轻。家里有小孩的邻居们见了,纷纷过来讨方子。周里不是个小气的人,干脆就把方子用毛笔工整写了,贴在家属大院的报刊栏上供大家参考。

草药徐长卿别名为蛇痢草,其性味辛温,归肝、胃经、无毒,功能祛风止痛止痒。这个草药的名字还有个典故,相传唐朝皇帝李世民不幸被蛇咬伤,御医徐长卿把自己采来的蛇痢草取三两煎好,一日两次让李世民服下,余下的药液用作外洗。第二天病情就有了好转。再连服三天,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李世民高兴地说:“是徐先生治好了朕的病,那这草药就叫徐长卿吧,以免后人忘记。”皇帝金口玉言说一不二,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其真正的名字反而没有人知道了,不过这味草药用来医治皮肤过敏倒是极好的。

看到孩子们极度不舒服的形状之后,神情有些恍惚的李明秀终于振作起来。

丈夫临走时特地交代她把孩子们照看好,这才多久的日子孩子们都瘦了。她是个行动派,一旦想通就雷厉风行起来。趁着天色好,把家里所有的床单窗帘都取下来浆洗得干干净净。又背了竹篓到耗子店转悠了几圈,买回最新鲜的土鸡土鸭,变着花样给几个孩子改善伙食。她想,丈夫万一真的没了,可几个孩子还是要好生抚养的,要不然怎么跟老贺家的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