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24 字 5个月前

正在这时,瞧热闹的同桌肖春艳回来了,边坐下边有些悻悻然地说道:“难怪不得了,她的语文成绩那么好,写什么东西有如神助, 连草稿都不带打的,这样的人任是谁都比不了……”话还没有说完,就见身边的韩丽娜急惊风一样掠过去了。

在黑板报前,韩丽娜平静了一下呼吸后睁开了眼睛。

板报的设计风格明显不同以往,没有了绚丽工整的花边,甚至没有明显的标题。只是在中间的位置画了一片大大的绿色的树叶,树叶里画着明媚的桃花,一个垂髫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横笛,远处炊烟袅袅。让人不禁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旁边依次排列了几篇班上的同学写的文章,其中的内容韩丽娜熟悉得几乎可以背诵下来。这几个人和自己一向是交好的,对于凭空出世的贺秋秋平常都颇有微词。本来按照自己的判断,看到是贺秋秋来办黑板报,这几个同学多半就不愿意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她了,更遑论是要重新写一遍。那样,大家不是就可以看贺秋秋的笑话了吗?

可眼下这几篇文章工工整整地排列在上面,这几个叛徒,韩丽娜心头暗恨。

板报的角落里也没有空着,那上面又用笔勾勒出几多飘拂的柳丝。仔细看去,那些柳叶里竟然巧妙地隐藏了几篇夏季里需注意的卫生小常识。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右下角那篇作者署名为贺秋秋的文章,题目的是《初夏的雨季》。

从前,我不喜欢雨季,觉得雨季有种离别萧索的味道。但是,我喜欢夏天,连带着也喜欢上的初夏的雨季。东风起,桃花开罢李杏白。这时的雨季是缠绵的,一如多情的湘女袅袅娜娜。看那花瓣从枝头迤逦而下,或是随溪水逐流而去,或是落尽尘埃化为护花泥,令人不禁击节赞叹,好一副落英缤纷图啊!

再远眺青山,连它也是含羞带怯的,躲在层层峦峦的薄雾后面,偶尔间才隐隐露出腼腆的姿容。初夏的雨有种勃发的力量,带把小伞到外面走走,间或俯下身来瞧瞧那路边的小草,绿茸茸的,有种虎头虎脑的味道。侧耳细听,竟似在为了挣脱束缚后儿呐喊着,过眼处尽是一片盎然。

初夏的白昼大多是明媚的,花儿草儿竞相绽放滋长。那是谁家绿意叠幛的院落里丛生的栀枝,伸展了碧幽纤长的枝叶,绽了雪白精致的花瓣,散放出悠然的香气。姑且先不论这些,只要你闭了眼睛,深深吮吸一口气,你会觉得空气当中还有香槐夹杂着的泥土的芬芳。呵!初夏的雨季,好美。

这篇文章不过短短几百字,但是文风清新隽美,通篇读下来让人齿颊留芳身心愉悦,一副夏天里不胜收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并且触手可及。韩丽娜攥紧了拳头,耳边传来细细的议论声,“听说昨天贺秋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连草稿都没有打呢,拿起粉笔直接就往上面写,信手拈来一挥而就!”

不可能的,韩丽娜在心里暗自反驳,没有人能够写文章不打草稿的。像自己书包里的那篇准备誊写到黑板上的短文,就曾经几易其稿,最后还是妈妈刘玉梅亲自定的稿。

“是真的!”一个清朗的声音答道,是班长顾彦斌。他走了过来,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特别是仔细地盯了几眼韩丽娜后说道:“当时我在场,已经是晚上八点了,还差这么大的一块没有内容。我和郭老师当时都急得不得了,贺秋秋就说让她来试一下。然后她就站在凳子上面唰唰地写了起来。半个小时就写完了,郭老师楞是没有改动一个字。”

“真的啊!难怪每回考试的时候她的卷子都是交得特快,原来她写作文的时候竟然用不着打草稿呀!”一个女同学用手捧着脸颊羡慕地说道。

“天哪,这个世上真是有人是出口成章的,我还以为这是书里瞎编乱造的,原来还真的有这样的人啊,而且跟我们还是同学。”旁边另一个微胖的女孩子手里一边不停地誊抄一边接口赞叹道。

“上回考试我写作文的时候草稿纸竟然还不够用,还举手找监考老师重新要了两张才够,比起贺秋秋来我真该好好检讨一下。”一个头发乱乱的男同学挠了一下脑袋不好意思的说着,引起了周围几个孩子善意的嘲笑。

韩丽娜心口一窒,那些嘲讽的笑声仿佛转向了自己。她猛地转过身朝教室外面跑去,在门口的时候“砰”地撞到了一个人。那个扎了马尾辫斜挎了军用书包的女孩子不是那个可恶透顶贺秋秋又是谁!韩丽娜一把推开那只搀扶自己的手,像一只受伤的鸟雀一样迅速地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