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19 字 5个月前

但是一向自诩为乖宝宝的贺秋秋已经渐渐地习惯了作业本上的满分,要是空着这么一大片儿地不做的话,就是老师不说自己也没脸。于是趁了日头微微打蔫联络了院里的几个孩子,商量着怎么对付完这道刁钻的课题。

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仨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几个半大的小屁孩居然真的琢磨出了一个比较稳妥的法子, 就是集体到家属大院所办的托儿所里去打扫卫生。大家一起动手, 最后再一起央求老园长帮忙写一封感谢信。那个老园长是看着大家伙长大的, 肯定会愿意帮这个忙。

贺秋秋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加妥当的办法, 再仔细一想那个小托儿所是大家一起长大的地儿, 又马上要开学了,即便是打扫一下也费不了多大的劲。于是, 拿的拿扫帚拿的拿抹布,拿的拿拖把铁桶,一大群孩子浩浩荡荡地向托儿所进军了。

这个托儿所已经开办了很久了,部队里的孩子基本都是在这个地方混大的。一般除了老园长之外,还有两三个女老师。也不分什么大班小班,早上孩子们被自家父母送来,就要在这个百来平方米的小园子里呆上一整天, 这就是所谓的“全托”。

几十个小屁孩在一起,光靠三两个人哪里照看得过来,所以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散养的状态。吃好喝好知道大小便,顶多再学个一二三,这托儿所里的一天就完结了。说到这里倒是真的很奇怪,孩子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很深刻的记忆,但是就是觉得托儿所是世界上最最好玩的地方。

一行人到达托儿所的地界时,头发已然花白的老园长正佝偻着身子在抹桌子,那些已经缺胳膊少腿的桌椅因为一个暑假没有打扫,积攒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显得有些破败不堪。孩子们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自己来得太及时了。

对于做大扫除这件事情来说,十四五岁的孩子做起来已经极其驾轻路熟了。很快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热火朝天的干起来。老园长笑呵呵地望着大家,有一绺头发披散在她的额前,满脸的褶皱。只是那双眼睛依然温柔明亮,秋秋听说她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想必对于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之情吧!

贺秋秋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园子里的设施比起今天更加不如,到了冬天的时候天气又寒冷,小朋友们又开始想家想妈妈了。一般只要有一个孩子开始哭起来,一大屋子的孩子都要跟着哭。每当这个时候,慈爱的老园长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围着火炉坐了一圈。一边给大家讲狼外婆的故事,一边翻动着炉子里的烤红薯。

当听到狼外婆“卡兹卡兹”地吃着小妹妹的手指的时候,小朋友们一般都会不自觉的忘记心心念念的妈妈,紧张的心里只剩下可怜的小妹妹了。当最后勇敢的猎人把大灰狼砍死的时候,火炉里的烤红薯已经散发出诱人的甜香。老园长就会站起来,把烤熟的红薯掰开,一个小朋友的碗里放上一块。在那个时候,贺秋秋曾经觉得老园长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有一回爸爸出差到外地去了,妈妈在工厂里加夜班。贺秋秋和弟弟呆在托儿所里没有人来接。当看着一个个小朋友陆陆续续的被接走之后,白天拥挤不堪的园子里开始变得空荡荡的,俩姐弟吓得哇哇大哭。是老园长陪着一起玩耍,又拿了小锅给俩姐弟熬粥喝,一直等到妈妈来接才歇息了下来。

贺秋秋站在窗户前仔细地抹着玻璃,这个时候再来看这些个托儿所的摆设,好像是巨人到了小人国里一样,看见每一样东西都是细巧的。桌椅都已经用了很多年了,虽然尽力地在维护,但是还是看得到破败的迹象。她心想自己要是有钱了,一定把这个托儿所的桌椅全部换成崭新的,让每个人一进来就喜欢上这里。

抹玻璃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首先要拿湿毛巾把玻璃打湿,然后用旧报纸分别从两面用力地擦拭,一般不到两三分钟就可以把一块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正干得起劲时,老园长抱了一大桶凉白开进来招呼大家喝水,顺便休息一下。

贺秋秋咕咚咕咚地喝了一大杯开水到肚子里后,觉得尤为解渴。正要接着干时,就见老园长笑着向她招了招手,秋秋好奇地跑过去接过了一样东西。仔细一看后脸腾地就变得绯红了。

手里不是别的,正是一封言辞极中肯的感谢信。

贺秋秋感到自己是一个卑劣的人,本来举着做好事的大旗,临了却是惦念人家的感谢信。让人更加感到尴尬的是自家连怎么说出口都还没有想好呢,人家已经极其善解人意的把她想要的东西给准备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