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59 字 5个月前

贺宗伦大概估算了一下道:“先拿一千整吧!”

李明秀拿了一块手绢出来,利落地包好一扎钱后道:“我给你拿一千五,要买就买好的,多看几年,省得以后看见更时兴的老想着换!”

贺秋秋怕冷老早就趴在炕沿上,满眼崇拜地望着自己的老妈。果然当家作主的女人最是豪爽,往日里一分钱恨不能当掰成两瓣来花的人,现下说话做事这么痛快了。大概是许久没有看见妻子如此高兴的样子,贺宗伦含笑连看了几眼后才小心地把钱收进棉军装的内兜里。

半个月后,贺宗伦果然奉命去了上海。

贺秋秋隐约知道这是部队的一个传统习惯,每到年底机关的各个领导都要到家境困难的士兵家里去慰问一番,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听说有几个今年入伍的上海籍士兵家里情况其实并不太差,大概从小娇生惯养就有些吃不了部队的苦楚,思想有些不稳定经常闹些小情绪。

本着治病救人的中心思想不放弃一个人的理念,认真解决好其家庭以及家人的后顾之忧,从而抓好部队基层指战员的思想……

这番话是不是贺秋秋胡诌的,而是从老爸的工作笔记本里看到的。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这些个小年轻不在部队里好好干,那好我们就后抄到你家里去,做好你父母的工作,让他们鼓励你鞭策你,使劲全家人的气力迫使你必须上进。

贺秋秋看过那本《孙子兵法》,知道这一招叫做釜底抽薪,看来老爸兵法三十六计学习得很透切啊。别的姑且不论,老爸的政治理论水平那不是盖的,她曾经听别人说起过父亲的一段轶事,就可以管窥一斑。

有一个小战士参军后自持家里有钱,想在部队里混个一年半载之后就回家做生意,所以训练时不认真,比赛时老给连里拉后腿,偏偏他还一点也不在意。老爸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把那个小战士叫到面前,轻言细语地拉起家常做起了思想工作。

旁边看的人后来说贺副团长本事的确了得,三四个小时下来茶水都不用喝一口,那话硬是不待重复的。最后那个小战士被说得眼泪汪汪的,听没有听进去这些大道理谁都不知道,只晓得最后他再也不敢掉队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宁可辛苦一些,也不愿再被贺副团长弄去做思想工作了。

贺秋秋有些好笑,想起日后《大话西游》里的那位著名的唐僧师傅话念念的,那副重复又重复的模样的确是让人受不了。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看完书的贺秋秋正要洗脚上床睡觉,就听见铁门被敲得大响。她一个轱辘爬起来,从生满霜花的窗玻璃上只见风雪里老爸扛着一个大纸箱子大步走了进来,身后是周里帮着提着沉重的行李。这才想起家里昨天接到电报老爸要回来了,所以周里老早就骑着自行车到团部等着去了。

弟弟贺韬韬兴奋得连觉也顾不得睡了,裹了一床被子趴在炕上看老爸摆弄。

喝了满满一碗滚烫的醪糟汤圆鸡蛋之后,贺宗伦边捣鼓电视边摆谈起这次的历险记。原来此次去上海,为了买这台电视机还很费了一番周折呢。不得不说计划经济真是让人很无语啊,到了那家著名的金星电视机厂,竟然有钱还不让买。最后拿出了这次出差到上海部队开的介绍信后,才到厂长那里拿了一个批条才算完事。

电视天线是早就做好的,钉在木棒上支起来就是。和周里搭了梯子在房梁上固定好之后,把电视上的两根不锈钢小天线调整好,图像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十四英寸竟然还是彩色的,正在重复播放《霍元甲》,剧里那铿锵的武打动作让俩姐弟喜得见眉不见眼。

总共花费了九百九十八元,只差两元就一千整了,李明秀虽然有些心疼钱,但是想到自家是家属大院里第一个看到彩色电视的人家,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得意。看,自家男人不声不响地办事就是妥当,想到赶明别家的婆姨到自家来串门,定要好好地大笑几声,省得那些娘们眼皮子浅狗眼看人低。

此时,她老早忘了丈夫叮嘱她要低调做人的话语。

第104章 捅破

《陈真》播放完之后, 电视台接着播放《霍东阁》, 满街都是孩子们那种“嚯嚯”地假打的动作。这一桩事情显然勾动了李明秀那根敏感的神经, 只差是耳提面命地训诫贺韬韬要老实听话。如果还要像上次那样离家出走去学什么武艺,那百分百绝对是一顿暴打。

说实在的,梁晓龙扮演的陈真远远谈不上帅气和风度, 但是那种顽强和作为中国人的执拗却很让人折服。剧中吸引女孩子的当然不仅如此,而是其中女生们的服饰。现下大陆刚刚开放不久,这些港台的事物格外聚集人们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