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68 字 5个月前

贺宗伦本来也是这个意思,“这个存折里是我存的钱,秋儿的妈那里还有一笔这些年做生意积攒下来的钱,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昨晚我们商量了一下,挨着一起买两套房子,一套落在秋儿的名下作为她的嫁妆。另一套写贺韬韬的名,作为我们老两口日后安身之所。”

贺秋秋一怔,张了张口却发不出一点声音,良久才问道:“我也有吗?”

贺宗伦有些莫名其妙,“自然有你的一份,我和你妈老早就商量好了,这些年存下来的一点财物你和贺韬韬两个人平均分。周里买的就挂在他的名下,给你买的这套自然就算是你的陪嫁了。”

贺秋秋哑然失笑,原来前世今生这么多年自己只是庸人自扰,在父母的心中自己和弟弟同样重要。

周里隐约明白贺秋秋起伏不定的心情,悄悄在桌底下握了握她的手,这才抬起头来笑道:“那就这样子商定了,我们买挨在一处三套房子,最好在一个小区一栋单元里。说不定以后下班回来晚了,还可以在爸妈家里蹭一顿热饭。”

贺宗伦把存折塞进女儿的手心,仿佛交脱了一件烫手山芋般哈哈笑道:“听说现在的商品房都是期房,你们俩看房子的时候千万要多留一个心眼。要仔细看那些开发商有没有相应的资质,要是给了钱却拿不到房子钥匙就划不来了。”

贺秋秋想不到老爸连这点都想考虑得周到,就把手中存折取了,踌躇满志地笑道:“放心吧,我和周里哥都有超前的眼光,用不着三五年你们都会感谢现在的自己做下了无比正确的决定。”

第180章 选房

回到上海之后, 贺秋秋和周里开始投入繁忙的选房过程。

这几年上海市的变化也相当大, 抬眼望去到处都是高高的脚手架。两人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把各大区转了个遍, 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大部分是以前修建的老房子,长长的里弄挂着竹竿,上面像万国旗一样晾晒着各式衣服和床单, 这些当然不在贺秋秋的考虑范围之内。

端午过后的一天两个人在一处小摊上吃肉馅馄饨时,一个操着上海本地口音的大姐站在不远处的电话亭里打电话,因为声音有些大,贺秋秋敏感地听到了浦东新区这个词语。

顾不得满身的疲累, 贺秋秋一把抓住周里就坐上了前往浦东的公交车。看了几个即将竣工的楼盘, 终于选定了一个叫做大华锦绣华城的小区。这个楼盘附近有小学中学幼儿园, 按照规划都是区重点学校。

仔细看了小区户型图, 有九十八平的三房, 七十五平的两房。按照现在的眼光来说, 小区的绿化还算可以, 出门就可以乘坐公交车,附近还有一个不算小的公园, 出门买菜散步都还方便。

走进售楼部,里面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看房人。正在说话的几个售楼小姐看见是两个学生装扮的年轻人,爱理不理地指了指沙盘,示意让两人自己去看。

见惯人情冷暖的贺秋秋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俯下身子慢慢的研究着一个个做工略显粗糙的模型。看了半天之后还是觉得这个九十八平的户型最合心意,不但有规整的三个卧室,客厅是南北朝向, 还有赠送一半面积的阳台。

正在细看时,一个端着茶盘的送水小妹笑嘻嘻地探头过来,“这个户型算下来很贵的,你们不如去那边看看最小的户型,只有五十五平,一室一厅一卫的结构,刚刚结婚的小两口住着正好。”

贺秋秋接过茶水,有些好奇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们两个才结婚,也许我们两个是兄妹呢?”

送水小妹左看右看,捂着嘴笑道:“你们两个一进来,姐姐就盯着模型仔细看,哥哥就站在一边帮着打扇子。这么热的天,他自个儿头上的汗水都没来得及擦一下,你们不是才结婚的小夫妻又是什么?”

贺秋秋见这个送水小妹年岁不大,但是眼光却有些独到,就不藏着掖着了,微微笑道:“我们是准备结婚还没有正式结婚,算起来你只猜对了一半。看你现在也没事,不如给我仔细讲解一下这个房子的优劣之处。”

送水小妹不过高中毕业,只能在售楼部里做最底层的工作。闻言知道来了真正的主顾,连忙把茶盘放在一边道:“我也才上两个月的班,你要是不嫌我嘴巴笨,我就帮你说说。”

贺秋秋自然无有不肯,站在一边听着这个姓王的送茶小妹把房子的优劣仔仔细细地讲解了一遍。

浦东算是上海市开发的新区,自然就没有那些老区的破旧,认真说起来规划的还算可以。这个大华锦绣华城是一个很大的楼盘,基本上以小高层为主,让人心动的是这些小高层都安装了电梯。虽然两年以后才交房子,可也算是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