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齐起,掌声雷动,祝福之声如潮涌。牧遥微微一躬,向众人表示谢意, 元静云立于牧遥身后,牧遥脸上笑容得体,但笑意却不达眼底,似乎已是习惯了这样的场合。

元静云默默地感受着牧遥的情绪, 从平时接触中,她深知牧遥并不喜欢过多的虚饰和繁琐, 更享受与少数亲近的人在一起的时光。但作为牧府家主的嫡亲, 这种宴会是不可避免的, 元静云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在牧遥身后轻轻地靠近,轻声说道:“遥儿,一切都会过去的,这只是暂时的。大家的祝愿和关心,都是出自真心。”

牧遥微微侧头,静静地看着元静云,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感激。元静云的陪伴让她感到温暖和安慰,就算在这样的场合,她也不再感到孤单。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微笑道:“谢谢你,阿元。”

元静云微笑着,轻拍了拍牧遥的手,示意她不必太过在意。她明白,有时候,在这种社交场合,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的事情:“别担心,今晚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庭院中的欢声笑语在耳边荡漾,牧遥的心情也逐渐跟随着欢快的氛围而放松起来。她笑着看向元静云,轻声说道:“阿元,有你在,我也不觉得这样的场合那么难熬了。”

元静云微笑着回应道:“那下次,你都带上我。”

牧遥点头微笑,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温情:“那就约定了。”

她们的对话仿佛一缕微风,轻轻吹过,将彼此的距离也拉的更近了些。在这璀璨的庭院中,光华四溢,笑语盈庭,她的静谧和承诺,宛如一道明亮的光,轻轻地照亮了牧遥的心房,将一份珍贵的情感温柔地镶嵌其中。看着眼前眉眼低垂,眼眸如清澈池水的少年人,牧遥心想,若是此生相伴,倒也无妨。

牧遥明年方才及笄,所以今年的生辰宴邀请的太多为牧府族中众人,众人吃过晚宴,宴会的璀璨光芒也逐渐褪去,欢声笑语也随着夜幕渐深而散去。随着众人的离去,牧府的庭院渐渐恢复了宁静,只余余晖在夜空中闪烁,犹如星辰的余辉,仿佛刚刚经历的欢聚只是一场梦。

牧文光微笑着在庭院中留连了片刻,待所有客人都离开后,他走向了宅门口。他目送着庭院外的众人,舒展的眉眼慢慢皱起,宴会的结束只是另一番开始,他心中的思绪已然转向了另一个重要的事务。

在宅门口,牧文光停下脚步,回首望向牧府的大厅,那里依然弥漫着生辰宴的余韵。然后,他扭头朝向门口,发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的,正是牧遥和元静云。

牧文光微笑着走近两人,他的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他招手示意两人跟随他,然后转身朝着府内走去。在沉静的夜色中,他的声音如同温和的风声:“遥儿,静云,你们随我到书房一叙。”

听到牧文光的呼唤,元静云和牧遥互视一眼,然后齐齐地跟随着他进入了书房。书房内灯火明亮,桌上摆放着一壶清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牧文光示意两人坐下,自己也在桌前坐下,他的目光温和地落在两人身上:“今日的生辰宴上的事,我听牧业与我说了,你们处理得很对,元静云,你能一直陪在遥儿身边支持她,我很感谢你。”牧文光转向元静云,目光中带着真挚的感激。

元静云微微一笑,抱拳道:“家主言重了,我与遥儿既已定下婚约,自然会在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牧文光点点头,他的目光变得严肃:“我想你们也都知道,‘新政’失败之事了吧?”

“嗯,”元静云点了点头道:“今日元安兄,同我们说了这个消息。”

“大父,‘新政’败了,亦是好事一桩,你怎得依旧这般愁容?”牧遥走到牧文光身后捏着他的肩膀疑惑道。

牧遥的话音刚落,牧文光转过身来,微笑看着牧遥,眼中满是温暖和欣慰。她的这番问话,让他感受到了孙女的关心和亲近:“哎,当时‘新政’下发之时,族中因此事受累之人过多,你表兄亦是被我使家法杖责,当时形势紧张,那些人还不敢造次,现下‘新政’已显颓势,我是担心这些人秋后算账,今日你大伯父怕就是故意挑起事端,幸好你二人稳重。”

牧遥脸色微红,看了一眼元静云,以她的脾气,若非元静云拦着怕是不能善了。

“事不宜迟,‘新政’的失败已经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此次不止九王爷连夜赶回京都,我听到消息,吕公著昨日便已启程赶回京都,怕是又要掀起风波。牧府要保持低调,不要再被卷入政治纷争之中。”

牧文光的话语带着一丝忧虑,他明白牧府虽然是个富贵之地,但也离不开朝中纷争。元静云和牧遥对视一眼,彼此心知肚明,牧文光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