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让人唏嘘的就是当朝公主,为了和男主在一起竟然不惜自降身价,嫁给男主当小妾,并舍弃了自己的皇兄,最终在男主推翻大燕朝后,还无怨无悔隐姓埋名,怀着身孕离开皇宫,堪称无脑恋爱的楷模。

最终那些为了男主伤身伤心或烧钱的女人们通通成了男主的后宫,而男主的起点就是元家村,男主叫季元,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带着一封家书投奔方德元,也就是宜州新任县令。

这具身子的主人名叫元二,是个一开始就死掉的炮灰,然后眼前这个头发凌乱,嘴唇红肿,眼角还带着乌青的女人,正是昨夜差点受到欺辱的王二娘,也是原身的母亲。

在书中王二娘只算是一个小插曲,被隔壁村的大夫元东欺辱后,她不堪受辱找里长评理,却被元东倒打一耙,说是元二娘主动勾引,骗其为病儿医治,最终王二娘落了个□□的名声,更是被村里人叫嚷着抬去浸猪笼。

男主便是在同县令一行路过元家岭时,偶遇此事,通过一番巧言善辩,揭破了元东侵犯元二娘的真相,从而被知府次女方青岚刮目相看,借由方青岚在方德元耳边夸赞,方德元最后将其送往府学培养。

书里并没有再描述王二娘的结局,她的作用也不过是抛砖引玉,引出男主,并作为男主的科举之路的一块垫脚石,所以当男主通过这一事件,获取更好资源后,元家村这个小村子便被众人遗忘。

通过脑海里涌入的记忆,她知道了现在的处境,她是个早产儿,王二娘与元家村的元军新婚燕尔,不过仅仅三天就传来匈奴犯境的消息,元家岭的男儿都朝廷以征兵之名,组织前往边境抵御匈奴,王二娘是在元军离开后半个月才发现怀上身孕。

身为嫂嫂的苗三娘开始也在一旁帮衬,直至战事结束,元家两兄弟只见老大活着回来,且落下残疾,怀里还揣着老二丰厚的抚恤金。

元家大郎留了条命,而元军却永远埋在了尸海之下,苗三娘见二房家里没了顶梁柱,又得了一笔朝廷的抚恤金,贪欲最终战胜了人性。

元家大郎元勇虽有意阻拦,但他当时病重,又落下残疾,家中事务决策权多数到了苗三娘手上,苗三娘一口一个为了孩子劝说他,说王二娘若得了他们家的财产,难保不会带了钱财另嫁他人,不仅元军的孩子会要他们来养大,还会弄丢元家祖产,元家大郎觉得苗三娘说的在理便也狠心默认了苗三娘的动作。

两人不仅质疑王二娘肚里孩子的来历,还借机吞了朝廷下发的抚恤金,最终王二娘谎称生下来个男娃,元家大郎不忍心扼杀了弟弟唯一血脉,这才勉强同意分两亩薄地给他们耕种,前提是两家提前分家,村东头的良田和现银归大房所有,而那西头缺水的两亩薄田就卖掉了所有亲情。

王二娘手脚勤快,不仅不像苗三娘说的那般改嫁,还将孩子艰难养大,元勇伤好后,虽心怀歉疚,但事已至此,王二娘的名声也再无挽回余地。

这几月,蝗灾肆虐,各州各县粮库告急,粮价更是水涨船高,元家二房早早便断了粮,只靠喝米汤度日。元二家贫,饿肚子也是常事,身子骨自然是弱得很,前些日落水受了风寒,便一命呜呼。

所以成静云此刻的处境,不仅是糟糕两字可以形容,简直就是虎狼环伺。

第2章 第二章 安好病消

“二娃,你今日感觉好些没?”王二娘端着热水拘谨的站在成静云不远处。

成静云原身因着内心的秘密,常常被村里的孩童排斥,再加上身体的虚弱,饱受轻视之苦,心灵郁结成疾。

尽管原主家有两亩薄田,然王二娘作为女子,本就比不上男子的力气,分到的土地也贫瘠不堪,还得花费精力照顾家中的幼儿。因此,每年的产量远不及村里其他人家,家中甚至连一个完整的碗碟都没有。

“娘,我只是稍感倦意,精神已好了不少。”成静云拿着有两个口子的瓦碗,饮尽碗中的热水。这几天的连续发烧使她身体虚弱不堪。她并不想莫名地死在这个诡异的异世界,现在只想好好休息,养好自己的身体。

“那是娘的过错,来,慢慢躺下吧。”王二娘听到成静云带着一丝冷漠的语气,心里一紧,赶紧小心翼翼地托起成静云的身子,缓缓放下。成静云的脖颈能清晰地感受到王二娘手掌上的茧痕,她细细地观察着王二娘的面庞,不到三十岁的容颜早已布满了细纹。

以往读书时,成静云只能看到文字,虽然对男主角的行为感到愤怒,但读过便忘却。此刻,她直接接触到活生生的人,内心更加感动。她从小就是个孤儿,对这个世界并无多少眷恋。她倾听着王二娘轻轻呼吸的声音,感受到了王二娘给予她的安全感和宁静。她体会到了世界上最温暖的力量,那便是母爱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