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静云接过茶杯, 轻抿了一口, 茶水清香宜人,令人心情为之一爽。她点头道谢道:“好的,翠蝶姑娘不必担忧我,我在此处等候即可。”翠蝶听后并未多言, 小心翼翼地离开书房。

放下茶杯,元静云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房内摆设,书房里侧摆放着整齐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经史子集和文学著作, 闲极无趣,她走到书架边拿了一本《论语》翻开翻阅, 从手边取了一条木椅, 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书房内的气氛宁静雅致, 墨香扑鼻,倒是让她从方才书社的紧张氛围中渐渐松弛下来,感受到一种平和与温馨。

片刻后,翠蝶匆匆返回书房,面带着焦急的表情:“小郎,老爷有请,请您随我前往厅堂一叙。”

元静云点了点头,微笑道:“翠蝶姑娘莫急。”说完,转身将《论语》放回书架上,做了个‘请’的手势,随着翠蝶走出房门,来到了牧府的厅堂。

厅堂内摆设依旧简朴,但却透露着一种庄重和高贵的气息。正厅的大门敞开着,一道光线从门外射进来,照在地面上形成了一条明亮的光带。

在正厅的对面,一位慈眉善目的男子坐在主位上。身侧坐着一个少女,她身穿素雅的衣裳,宛如一朵娇艳的莲花,正是牧文光与牧遥两人。

见到牧文光,元静云起身行礼:“晚辈见过牧老爷。”

牧文光微笑点头,温和地道:“静云,久等了,坐吧。”

元静云坐下后,牧文光微笑着望着她:“静云,听说你在诗社表现不凡,九王爷对你赞赏有加。”

元静云眉头微皱,道:“多亏了九王爷的提携,静云才能在诗社得到一些机会,方才牧府也有郎君在场?”她方才从诗社出来,不知这消息怎这么快便传到了牧文光的耳朵里。

牧文光笑容更深了一些,轻轻摇头道:“牧府哪里有这本事在九王爷的诗社上安插耳目,是方才方县遣人来,提起了今日诗社之事。”

“方县?那门口的马车?”元静云恍然。

“嗯,方才大父接待的贵客,正是方府的主事。”牧遥声音柔和,只是比起平时冷漠不少,想来还在气元静云那日之事。

元静云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牧文光继续道:“听闻你与安府二公子起了些冲突?”

元静云微微一愣,心中略感惊讶,但并未表现出太多情绪,坦然回答道:“是的,静云与安府二公子在诗社门口有所争执,是晚辈的一时冲动,事后已有王府的人解决了。”

牧文光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关切:“你无碍便好,诗社虽是学术之地,但其中也牵扯政治因素。你的才华在九王爷眼中备受赞赏,但也需慎重行事。‘新政’乃是国家大事,涉及众多利益,不可轻忽。”

元静云心中受宠若惊,她知道牧文光的话中有深意。作为一个晚辈,得到如此尊贵的长辈的关怀与赞许,让她倍感珍惜。

“多谢牧老爷的教诲,静云会谨记在心。”元静云郑重地回答。

牧文光微笑点头,对元静云的态度很满意。他知道元静云是一个聪慧且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对他的未来越发充满期待:“其实这次请你来牧府,一是忧心你在诗社招惹了麻烦,那安府是世家大族,你此番驳了安府的面子,虽得王府庇佑一时无碍,但老夫怕他们来日还会寻你麻烦,这令牌你收着,若是遇到困难即可向牧府任一铺面求助。”

“多谢牧老爷的关心和体谅,晚辈心领。”元静云感激地接过了牧文光递来的令牌,并郑重地收入怀中。这枚令牌代表着牧府的庇护和支持,对于她来说是无比珍贵的。

牧文光继续说道:“其次,这方县主事再次向牧府提出求娶之事,此事,怕是......”

“怎得这般突然,您不是说,牧府还未答复他们?”元静云猛地站起身来,牧遥不过十三,她记得书中也是牧文光过世后,牧遥无奈下嫁,现在牧文光被自己救了下来,身子康健,怎得还加速了季元与牧遥的婚事进程?

“哎,这次九王爷来势汹汹,起初老夫也以为是那季元一心攀附权贵,但从你每日给小六儿的消息来看,更多的是方县想要利用季元来控制牧府。”

“因为九王爷试图阻止‘新政’,所以方县等人想要加快‘新政’推行的速度?”元静云沉声道。

“聪明。”牧文光赞许道:“牧家家产遍布益州郡,若是牧家带头响应,那‘新政’推行必定会少许多阻碍。”

“但是,若牧家带头响应,势必会瓦解各大世家之间的默契,也会引起各大世家不满,从而被针对,牧老爷,方县这是要逼牧府火中取栗啊。”元静云皱眉道,越说越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