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文光看在眼里,欣慰的笑道:“既然你们都愿意,那我就亲自主持这门亲事,给你们安排一场隆重的订婚仪式,让整个益州郡都知晓你两人将结秦晋之好。”荭篓姝原

“万万不可,”元静云与牧遥二人同时出声道。

“有何不可?”牧文光疑惑道看向两人。

元静云向前一步,拱手道:“此次是方县先向牧府提亲,我们以此为由拒绝方县,原是权宜之计,若将仪式办的过于隆重,反倒像是刻意为之,怕惹恼了县衙那人。”

牧遥附和着:“是啊,大父,小六也不喜喧闹。”

牧文光略微惊讶,但随即恍然大悟,他笑了笑:“你们说得对,这本就是你二人之事,重要的是你们自己的心意,那就按照你们的意愿来。”

元静云和牧遥都松了口气,他们知道,牧文光是真心为了他们好,愿意顺从他们的意愿。

牧文光抚须微笑:“我已查阅黄历,六月二十九便是吉日,四日后便行纳采之礼,静云,你家中现在没有长辈操持,你只需将八字写好,剩余的事情都交由牧业便是。”

“牧老爷,这纳采之礼,我还是希望能亲自准备。”元静云微笑着摇头。

牧遥有些惊诧的看了一眼元静云,目光中透着不解。

牧文光摆摆手,笑道:“好,既然你有心,那便自己准备,好了,你们去忙你们的事情吧,我还有些公务要处理。”

元静云和牧遥一同走出书房,牧遥这才转身问道:“纳采之事繁琐,你为何要?”

“纳采一事,既是承诺,怎可假手于人,”元静云笑道。

“可是,此事你我不过......”不等牧遥说完,元静云将手放在唇边道:“此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但旁人却不知,若是我轻慢于你,岂不是让你被人看轻了去。”说完,便大步离开牧府。牧遥近距离看着元静云的眸子,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有些加速,脸颊微微泛红。

等她缓过神来,便只见元静云远去的背影,对于这个执着而坚强的女子,眼神中又多了一丝犹豫和慌乱。

离开牧府后,元静云来到医馆找到了王在泽。医馆里依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王在泽见到元静云,不禁感到些许意外:“静云,你怎么这么着急?”

匆忙间,元静云感觉内心有些心虚,但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坐下来向王在泽询问纳采所需的东西。她用轻柔的声音说道:“我已决定与牧府定下婚约,四日后便要备好采择之礼,我想亲自准备,不知师傅可否知道要备些什么?”

王在泽皱了皱眉,对元静云突然的决定有些感到疑惑:“怎得这般突然?”

元静云微微叹了口气,将刚才在牧府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王在泽。她感觉自己心虚地避开了牧府知晓她真实身份的事实。王在泽静静听着,眼神温和地看着元静云,似乎明白了她的苦衷。

“既如此,此举确实形势所迫。”王在泽温和地说道:“那牧府可知你身份?”

元静云不想拖累牧府,便将牧遥知情一事偷偷瞒下,轻轻摇头:“此事,我并未告知,现下我与牧遥只是定下婚约,若他日我身份暴露,大抵也不会影响牧府众人。”

“若非,为师知道你身份,还以为你对这牧遥姑娘情根深种。”王在泽看着元静云,发现她的神情有些一顿,似乎有些心事难言。

王在泽望着元静云,似乎有所猜测,他的目光落在她脸上的神情,忽而笑道:“既然如此,你要准备的东西我都知道,我帮你准备一份清单,只是这大雁通常要晚秋初冬之时,方可见,如今你要去寻怕是有些麻烦。”

元静云微微一愣,然后恍然大悟。她知道王在泽说的是实情,大雁通常在晚秋初冬之时才会出现,而现在还远未到那个时候。

然而,元静云并不打算因此而放弃,她决心想办法去寻找大雁。她皱着眉头,想着之前学过的那点模糊的地理知识。突然,她脑海中闪过一个主意,她开心地对王在泽说道:“师傅,我有一个计策,或许可以提前寻得大雁。”

王在泽听着元静云的话,好奇地问:“哦?你有何妙计?”

元静云笑着解释道:“大雁喜飞南方,在这个季节,虽然还没有迁徙,但或许可以去一些南方的湖泊或水域,或许能见到一些留鸟。我听说益州郡的西南方有一片大湖,那里有着众多水鸟栖息,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大雁。”

王在泽点了点头,对元静云的计策表示赞同,并叮嘱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不妨去试试看。不过,去之前,你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如若遇到危险,千万不要勉强,尽早回来。湖泊附近或许有野兽出没,你要做好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