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那些人一听,都纷纷说不知情。

屋里拎着椅子的小雪赶紧出来,跟小孟一起帮着登记,瞬间走了一大半。

虽然持枪的民兵有点不乐意交枪,但想到‘武装攻击派出所’的罪名,还是乖乖排队把枪交了,还有人问调查完了能不能归还。

顾平安也没说太肯定的话,她记得再有一两年应该就要严控枪支了,民兵不可能再给配枪。反正现在就是哄着顺着,先把这些人送走再说。

刘所怕节外生枝,让黎旭跟顾平安赶紧先带着魏学明他们去开发区那边。

“我马上通知武装部过来处理,这些人就算不换一批也得好好上上思想教育课。”

顾平安这才知道民兵由武装部管,不是派出所能处理得了的。

这时屋里电话响了,小雪接起来,喊黎旭:“黎队,是市局的领导。”

黎旭过去接电话。

顾平安突然又想到什么,跟那些正在登记交枪的民兵说:“有家人或自己在魏支书厂子里上班的也要坦白交代。”

还真有人在厂里上班,见魏支书都被抓了,就站出来交代,“就是农药厂,农药都是勾兑出来的,也就六七个工人吧,都是这附近的村民,大部分跟魏支书沾亲带故,李粮是管事的。”

居然是农药厂,顾平安皱眉,还以为是什么违禁物品,毒品或者烟花爆竹这类危险品,居然是农药?六七个人的小厂子能赚多少钱?魏学明为了这么点收入敢设计杀警察?

她跟刘所道:“人手还是不够啊,如果只是农药厂,李水全怎么胆子这么大?非要把魏学明救出去?魏学明用得着费劲拉吴镇长下水?现在不是鼓励村镇办企业吗?”

小孟说:“可能是假农药吧,他们怎么可能会制农药,没法办这种厂子,只好开私厂做假药。”

顾平安说:“还是得把这地方赶紧封起来拉上警戒线,我怕这些工人会毁掉证据。

刘所长问清楚厂子的位置,不由皱眉:“就在我说过的那片空地附近有个防空洞!据说早就废弃了,居然把厂子开在那儿了,怪不得不把那块划为宅基地!原来是怕被人发现啊。”

黎旭接电话时也在听着外边的动静,这时出来道:“上边说了,只有小玉的指证,没有其他证据,不能逮捕,但可以把吴镇长请回派出所协助调查。我去找吴镇长,除了屋里这几位,还有李粮和小玉父母,都要带回开发区,刘所你带小雪在派出所坐镇。小顾,你带着小孟跟市局这几位去厂里搜查,开发区那边也会马上派人过来。大家一起努力,今天要把这个团伙的主干全抓回开发区那边,不能漏掉一个,厂子也要封起来,然后再慢慢审。”

大家分头行动,可能邹卓跟小郭他们都在忙着抓毒贩吧,市局来的这几位,顾平安都没见过,不过都是公安系统的,互相介绍一下也就熟悉了。

民兵里在厂子工作的那位叫魏东才,他说:“厂里也不是天天有活,一个月只干十来天吧,那药其实也不是假的,就是按照比例勾兑了水,可能药效会弱一点,多用点不就没事了。当时我们村里穷啊,大家就是想弄点钱,这也不算什么大错吧。”

顾平安没听懂,详细问了问才知道,长安镇的村镇直到83年才包产到户,在这之前每个村的种子、化肥、农药这些农资都是一起买的。

各家各户分了地之后,因为化肥农药这种东西供销社总是断货,于是每个村还是一起买,后来魏支书的儿子分到了农资厂里,就由魏支书给这些村镇联系,集体代购化肥农药。

一开始魏支书兜揽这事可能就是图个人缘,也为了竞选上村支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就找人把农药勾兑分装,多出来的就卖到其他村镇。

其他村镇的人过来打听,都会知道魏支书有门路,也都觉得他卖的农药是真的。

顾平安皱眉:“农药都有专门的瓶子吧,怎么分装?”

魏东才说:“积攒下来的啊,就跟汽水瓶子一样,把瓶子还回来能少一毛钱,村里人都节俭,为这一毛钱也会把瓶子完完整整地送回来。

小孟无语极了:“这赚钱方式也太坑人了吧,要是都分装了,你们自己村里人拿到的药也是兑水的啊!”

“这厂子只有我们魏家几个人知道,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李粮也掺和进来了,还成了管事的,反正我们自家用的都是好的,坑也坑不到自家身上,其他人也不傻,药效达不到就多买几瓶呗。”

魏东才居然还觉得这点事不算什么,“警察同志,我学明叔把钱都退回去,应该不用坐牢吧,我这算是自首肯定也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