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彪悍红楼 未名月下 859 字 2个月前

除了老王妃押往皇家护国寺修行,其余人等全部斩首,家产充公,奴仆贬为官奴,押往皇陵为皇上修建陵寝,赫赫扬扬百年的郡王府在帝王的盛怒之下,几天工夫就烟消云散了。

黛玉拿着邸报久久无言,晚上林海和王大人把全家孩子招集到一起,向大家讲述初代南安郡王是如何追随先帝打下江山,受封王爵,以及后代是如何把王位作没,以至落得全家抄斩的下场。

听说南疆守军至少有两成以上中了阿芙蓉的毒,黛玉好悬没被口水呛死,难怪红楼电视剧有探春被南安郡王妃选中和亲的桥段,南安侯肯定是被南蛮打惨了,才会被迫送家中孩子去和亲。

郡王妃仗着前任郡王的脸面,选了穷途末路的贾家女代嫁,才算平息了此事。

黛玉猜想,原著中已是皇帝的五皇子大概并不清楚南疆的情况,为了不落下苛待功勋之族的名声,才会允许南安郡王府找人代嫁吧。

现在南疆隐患被连根拔起,相信继任的大都督多少能吸取点前任全家抄斩的教训,只要南疆再安稳个十几年,探春就能嫁人为妇,无需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了。

南安郡王府被抄的事在江南引起了轩然大波,带来的直观效果就是权贵家的衙内和公子都老实了,再没人敢横行于市,仗着家中地位欺凌弱小。

有那不听劝的都被长辈双亲好一通修理,关在家里不准出门。

不仅是权贵家在约束子孙,就连盐商和漕帮盐帮都把年轻一辈盯得劳劳的,皇上连王爷家都能杀得毛干爪净,何况是他们这些贱民。

盐帮的张大姑娘派人给黛玉送信,抱怨说以为天气凉快了能相约出来玩儿,没想到老爹派人拿鞭子堵在门口,谁敢出门就抽谁,她已经闷在家里几个月了,好想出去玩啊啊啊。

黛玉心说想排遣无聊还不好办么,她在回信中建议张大姑娘帮大当家准备防洪的事,这几天大雨从三四天一场,发展成一两天就要下一场,要是大雨不停,堤坝早晚有扛不住的时候。

如今江浙两省都已进入备战状态,地里凡是能收的庄稼都已收割入库,一船船的粮食从外省运过来,以备在洪水过后能保障百姓的基本生存。

黛玉帮不上什么,干脆买了几十匹油布,带全家女孩儿一起做油布雨披预备抢险时给人用。

到了七月下旬,大雨开始下个不停,一天十二个时辰保持着同样的雨势和声音,持续的白噪音让人心情烦躁,看着院子里节节上涨的积水,黛玉命人把进水闸关闭,只留出水口排出雨水。

茂茂这两天老实了,寸步不离的跟着姐姐,晚上要在娘亲和姐姐的陪伴下才能入睡。

黛玉知道他是被出门未归的爹爹吓到了,生怕娘亲和姐姐也离开自己。

林海前几天就带下官和衙役去沿海视察盐场的情况,同时也要看盐庄上是否安置妥了,海边虽不会发洪水,没处买粮也会饿死人的。

盐农看到林海来看他们了,都热情的迎上来,听说老爷担心他们因大雨没粮吃,就拉着他去看盐庄的存粮,以及自家的米缸。

自打林海来到盐政任上,再没有盐商敢用拖欠盐款来拿捏上官了,之前几个月的大太阳正适合晒盐,各家都赚了一笔,谁也不欠买粮的银钱,林海又接连几次传来消息让大家囤粮防灾,他们都听话着呢。

林海见海边没有异常,盐农准备也算充足,都有带全家搬到海边的冲动了。

回到家,他差点被冲过来的茂茂撞倒,抱着哇哇大哭的儿子,林海才知道孩子担心自己好几天了,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老父亲又欣慰又愧疚,抱着茂茂不住安抚,还把盐农家小孩子送给他的漂亮贝壳给茂茂看,哄了好半天才让他平静下来。

黛玉拎过抱着爹爹不放手的弟弟,让他洗漱休息去,盐农那边没事了,还有师公和广达叔需要他帮忙呢,总之在天气恢复正常,洪水退去之前想躲清闲是没可能了。

晚上师公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上游几省都没有暴雨发生,他们只需要应对本省的洪峰就可以了,江浙两省都靠近海边,之前又有所准备,相信损失不会很大的。

正如师公设想的那般,进入八月份,几条主要堤坝依旧完好无缺,水位一直在警戒线上下徘徊,距离堆在堤坝上的沙袋还有两三尺的距离呢。

可扬州城内却顶不住了,仅凭几个城门和河流根本排不出这么多积水,低洼地带变成一片泽国,居民都被迁移到了地势高的人家,或酒楼戏楼里暂住。

三姨也把轻妆胭脂铺腾出来安置灾民,盐政衙门的后两进也住满了人,至于府里就算了,万一有不长眼的冲撞了女眷就不好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