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手,捏得“嘎嘣”作响,自己这玄孙,果然是无能至极!难怪天幕说,他是腰斩大明复兴大业的人。

至于融了铁牌的太监王振,呵,不死难泄心头之恨。但是轻易死了,反而便宜他了。

朱元璋脸上不露声色,但他身上的杀意,却令在场的百官群臣,都忍不住浑身绷紧了,讨论天幕的声音,渐渐地低了下去。

武将们对这种,被疆场腥风血雨洗礼出来的杀气,更为熟悉,此时突然感受到,皇帝竟有如此强烈的霸道之气,心中都忍不住震骇,甚至生出了一股誓死追随的冲动。这真的是一个皇宫中长出来的皇帝,会有的气势和威慑力吗?

而站在朱元璋身边的王振,只感觉杀意扑面而来,激得他浑身发颤,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在那一刻,王振感觉,自己好像到了鬼门关,看到了阎王爷正在生死簿上,划掉自己的名字。

许久之后,王振才有些回过神来,依旧感觉心有余悸,久久难平。

这时他才注意到,身后胆子小的太监,已经抖成了筛糠,几欲晕倒了。连喜宁这种当过北使,见过世面的,都有些面色发白。

喜宁见王振看过来,忙作揖告饶,似是撑不住了。

王振微微摆了摆手,喜宁顿时露出喜色,又给王振长长地作了个揖,小步快着跑走了。

【到此为止,上天其实已经给过朱祁镇好几次回头的机会,但狂风暴雨,也拦不住朱祁镇继续送的决心。大臣们请求驻跸的折子,全部被驳回后,大军继续北上,八月初一终于抵达大同,也就是与也先交火的前线。大同是也先率主力主攻的地方,所以大军一到,就发现这里山间田野,都是阵亡兵卒的尸体,死伤难以计数。而跟随朱祁镇而来的兵卒见此情形,物伤其类,更加人心惶惶,十分怯战了。】

【一直到这个时候,朱祁镇依旧有回还的余地,但也是最后一次希机会了。朱祁镇再不理正事,也能感受到大同紧张恐怖的氛围,所以在到达大同的第二天,这位爷,或者叫祖宗,终于愿意讨论一下撤退的问题。在此之前,邝埜冒死闯进了朱祁镇的住所,劝他回銮②;王佐在草丛里跪了一整天,就是希望以自己的行动,让朱祁镇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考虑回京的事;钦天监监正彭德清,甚至搬出了古代帝王最重视的天象示警来相劝,但是都被王振骂了回来。】

众臣听到此处,俱忍不住摇头叹息。这种情况,由来好些年头了。只是到了阵前,与瓦剌军相持的时候,依旧如此行事,必然要坏大事了。

还有人同情地看向了邝埜、王佐、彭德清等人,佩服他们为国尽心尽力,又同情他们,遇到朱祁镇那样一个“昏君”,一腔直臣忠臣的热血,算是错付了。可转念想想,他们的“”昏君,不也正是自己的“昏君”吗?有些人又忍不住有些自怜自艾起来。

气氛一下子低迷了。

嬴政看到此,心道:好家伙,还有比朕更一意孤行的。

刘彻毫无顾忌地嘲笑道: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而被□□奉为帝王中军事能力第一的李世民③,已经借由饮酒而掩面,不忍见如此荒谬的行止操作。

当然,被点为第二名的朱元璋,作为老祖宗,更是没眼看这傻玄孙的无脑行事。

刚刚的气恼过后,此时朱元璋心中所想的唯一件事,便是要如何杀鸡儆猴,将宦官擅权的口子给堵住,让宦官在大明朝,伸手的念头都不敢有!先前铸了铁牌,明了铁律,还未过百年,就出了朱祁镇这样的无能的君主,以及王振这样善于钻营弄权的阉人,一切都成了一场空!

第10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10)

思索了一番后,朱元璋一时没有头绪,只能先将此事记在心里。

而邝埜、王佐、王直、曹鼐等人,震惊过后,忍不住细细寻思,到了何种地步,他们才会做出此种逾矩的行为来。思来想去只觉着,恐怕是到了危急存亡之时吧?

想到这里,王直坐不住了,凑到邝埜身边说:“邝大人,此次咱们上下朝臣,需得一心劝谏陛下,万不可御驾亲征啊!”

邝埜摸了摸胡须,道:“王大人,我先前也作如此决定。只是,现下我有些犹豫了。”

王直忙追问:“那是为何啊?若是陛下亲征,天幕所说的,必然成现实啊!大明国运腰斩的话,你我……你我无颜去见太*祖太宗皇帝了!”

王佐也加入劝说:“邝尚书,王尚书言之有理啊!与瓦剌人一战,已经无可避免,但陛下亲征,不说你们兵部的难处,我们户部也难以支出足够的钱粮来啊!刚刚陛下虽然收缴了王振千金,却是要用来抚恤伤亡将士的,仍旧是杯水车薪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