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似是沉思了一会儿,认同地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可这种坏规矩的事,也不能直接放过了。不如这样吧,朕瞅着除了成国公父子、以及英国公等老臣未凑上前去,其他人等,都有涉及,便分文武大臣,文臣每人罚俸三个月,武将每人罚俸半年,户部根据个人家境,酌情增减,可有疑议?”

武将们当然不乐意:“陛下,为何武将要罚半年,文臣才三个月?这未免有些不公了。”

朱元璋反驳道:“你们瞧瞧你们自己,个个膀大腰圆,厚背凸肚,一拳头下去,能顶旁边王尚书几十个拳头吧?你们武将落在王公公身上的力气,能是文臣们比得上的?王公公那副惨状,还不是你们武将出力气更大?”

第19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19)

文武大臣们乍一听,感觉好像是这么个理儿。皇帝这分文武罚俸的办法,不仅没毛病,还聪明睿智得很!

“陛下,不知这罚没的俸银,将归何处?给王公公吗?”

皇帝说的有道理,罚钱他们也觉得能接受,不至于没了那点俸银,就过不了日子了。可是如果要把俸银给王振,他们就感觉不痛快的很。

朱元璋早就看穿了他们那点小心思,好气又好笑道:“自然是充入国库,以资此次对瓦剌用兵之事。罚你们俸银,并非是为了补偿王公公,而是让你们长长记性!以后不许再坏了规矩,御前行止言语,须得合乎礼制!”

文臣们先慢慢琢磨过来了,罚俸并不是因为他们打了王振,而是因为他们当着皇帝的面打了王振,意思是,若避着皇帝……

不行,这想法太危险了。

可是,许多人想想都觉得很兴奋。虽然王振被打成了一滩烂泥,去了大半条命,可是大臣们还觉得不够解气。若是能付钱打王振,他们还愿意再花几个月的俸银。

反正被罚的俸银,不会进王振的口袋,而是进国库了,他们这不是变相为国尽忠吗?

想明白此节,大多人对罚俸的事儿,反而乐得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