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还没到一周岁,他爹娘跟着村里人进了山,谁知道这一进去就没回来,周家一夜之间就剩下这三个孩子,周云清和周云成当时也才不过七岁,这样的消息对他们来说几乎击碎了他们整个世界,听一同回来的人说,他们爹娘是为了救两个孩子掉了下去,周云清和周云成之后也见到了那两个孩子,一个十五六岁,一个和他们差不多大。

那时候是村长带着他们去的城里,那两个孩子竟然是县长家的儿子,那个十五六岁的男孩知道周云清和周云成是救他们的那对夫妇的孩子之后就泣不成声,他跪在周云清面前拉着他的手哭泣,道歉,只是七岁的周云清陷入了迷茫,心中的恨意和恐惧在这哭声里消散。

县长是个好人,这是村长告诉周家两兄弟的,周云清拒绝了县长要收养他们的提议,他们自己有家,他们哪里都不会去,县长没有强求他们,只是像他们承诺每年都会给他们二十元,每个月补贴六十斤粮食,直到将他们兄弟三个抚养成人。

村里的二赖子偷听到了这个消息,回村后就到处宣扬,周家两兄弟和村长回来的时候整个村七七八八的都聚在周家门口,争着抢着跟村长说想收养这三个兄弟,这六十斤粮食和每年二十块的补贴听的这群人心都在抖啊,要是能弄到手这日子可就美了。

村长哪儿能不知道这伙人的心思,直接将他们骂的抬不起头灰溜溜的跑了,周云清和周云成却被吓的不轻,他们的弟弟还在兰婶儿那里,要是被人抢走了怎么办,两兄弟一边哭一边往兰婶家里跑,看到兰婶家关的严严实实的门才放下心。

周云清从兰婶怀里把弟弟接了过来,小家伙一见他就笑,笑的像个小太阳,让周家两兄弟心里暖呼呼的,那时候他们就下定决心哪儿都不去,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身怀宝藏,总会引来恶狼,周家的亲戚们也听到了这个消息,接连上门说要收养周家三个兄弟,周云清他们不愿意,这群人甚至就赖在周家门口不走,县长得到了这个消息,特意从县里来了一趟,这些人哪儿见过这么大的官,一听说周家三兄弟被他收养了,屁都不敢放一个就走了。

在县长的建议下,村长让人将周家和刘家的墙给打通了,县长拜托刘家夫妻两个在周家兄弟成年之前多关照一下有他们,县长提出来的这点要求刘家夫妻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就算县长不说他们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一听县长还要给他们补贴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周云清跟县长说,每年他得到的补贴他都会分一半给刘家,不管他们怎么劝他一定要这么做。

第235章 回到七十年代2

兰婶子和刘大叔有三个儿子和两个闺女,周云清的年纪跟刘家的小闺女相仿,刘家老大比周云清大了十岁,性格憨厚老实,周云清十岁那年刘老大娶了陈家的陈小梅,陈小梅也是个好性子,一点也没有因为家里多了周家这三张嘴嚷嚷什么,相反还对他们很照顾。

陈小梅怀孕的时候,天天抱着周云也不松手,嘴里念念叨叨说要生个漂亮娃娃,有小也一半漂亮她就心满意足了,刘老大也被传染上了,天天跟着他媳妇一块念叨,刘大叔有一天路过听他儿子嘴里念叨什么千万不要像他们刘家人,气的追着刘老大打。

刘家的男人各个人高马大,四方脸,这条件在村里一点也不差,刘家男人就没有说不着媳妇的,但是和周家这几个孩子站一起就显得磕碜了很多,村里人虽然见识的不多,但美丑还是看得出来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是念叨管用了,刘老大的儿子净挑着他爹娘好的地方继承,小家伙长得真不丑,这可让夫妻两个还有刘大叔和兰婶子嘴都笑歪了,刘大叔跟村里人聊天,张口就是他孙子绝对是村里这批孩子中最俊的。

刘老大家孩子的名字是让周云清取的,本来这活刘大叔想揽过去的,被兰婶子和刘大哥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刘大叔本名叫刘大强,大儿子他给取名叫刘一柱,二儿子叫刘二柱,大闺女叫刘一云,三儿子叫刘三柱,小闺女自然而然轮到刘二云了。

当时吧,兰婶子也没觉得这名字怎么样,毕竟村里头还有叫叫什么大娃、二娃的,他们家的柱和云不比这个听起来洋气,但是现在听到周家兄弟的名字,再看看他家这名字,怎么听怎么不顺耳,兰婶子就和老大媳妇商量让周云清帮着取个名。

周云清和周云成两个兄弟在爹娘过世后也一直没有放弃上学,他们一直记得娘的话,再穷也要读书,兄弟两人的成绩一直很好,周云清更是长年都是班上第一名,兰婶子把取名这个任务交给他,是一点也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