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我跟老杜陪他守过一次摊子,后来老杜悄悄跟我说,“你信不信,春和以后一定能成大事。”

我问为什么,老杜说,“像这种地推,很少有人愿意留电话,最多说一句‘不用,谢谢’,如果你是推销员你怎么办?”

我说,“……我不知道。我没做过。”

“……哦对,你是小少爷,你啥也不懂。”老杜幽怨地看我一眼,说,“一般人吧,这个人不接传单不愿留电话就算了,马上转向下一个人,反正地推挣的是日薪,谁也没想真的拿到拉人提成。但你知道春和怎么做的吗?——只要有人停下多看一眼,哪怕说的是‘不用,谢谢’,他就会说,‘没关系,你现在可能不需要,但可以留个电话先了解下,等你需要或者想学的时候,可以再来找我。’”

老杜说,“这小子,就这毅力和心眼,以后干啥不成啊?”

我听着他的话,心里涌起一股淡淡的、于己无关的骄傲。春和就是很了不起,他家的情况那么拮据,但我从未见他申请过任何补助。他好像天生就有一种举重就轻的本事,好像随便挤挤时间打点零工就能赚够生活费,随便刷刷夜就能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随便对人表达下善意,就能收获所有人的好感。

后来果然,因为春和名下的学员签约率高,那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专门见了他一面,发现他英语不错,就让他来当兼职助教,后来慢慢当上了基础班的任课老师。

要说这个学期唯一的故事,发生在暮春时节。我们学校春夏学期活动很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比赛大概要持续半个月,舞台就设立在食堂外的小广场上。初赛很自由,有胆有实力的人可以直接上去拿麦开唱。每隔几天晚上,年轻而爱凑热闹的大学生们就会到小广场上去听歌,有给自己朋友捧场的,有拿手机电筒挥舞、送花的气氛组,还有现场表白的、点歌的,总之气氛很好。

春和爱听歌,吃完晚饭总爱从那里拐一下,听一会儿。半决赛那天,我俩刚从食堂里出来,正说着话,突然被一道嘹亮的歌声打断。我下意识扭头,只见舞台中央,站着一个穿蓬蓬裙的小个子女生。

她长得文静清秀,但声音却嘹亮而有穿透力,一句很长很长的歌词,她可以不换气唱下来,全程音准在线。毫不夸张地说,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想象那么小小一个身躯,能爆发出那么强的力量。

台下的观众也沸腾了,掌声和口哨声中,我听到有人喊着她的名字打call:“米兰!米兰!米兰!”

“景明。”我听见身侧的春和说,“她好强。”

我仓皇回头,舞台的灯光倒映在春和的眼瞳里,流光溢彩的舞美给他的面庞涂上恋爱的色彩。

第96章 96章

9.

没有人会不喜欢春和,米兰也一样。到那个学期末时,他俩就在一起了。

米兰跟我们同级,外院的。但怎么说呢,春和第一次把我介绍给她时,直觉就告所我,米兰不喜欢我。

她笑了一下,说,“文院苏景明嘛,听说过。”——我没法形容那个笑,礼貌又敷衍,有点不经意的居高临下。

于是我对她也敬而远之。

别看米兰身量小,却有股大姐头的气势。那会儿外院学生会风气不太好,喜欢“训新”,动不动让新干事跑两圈或者干点什么毫无意义的闲事。米兰加入学生会没两周,就因为“训新”发了飙,不仅当面把部长怼得哑口无言,还实名把暗戳戳威胁她的学生会干部捅到学校论坛和人人网上去,闹大到班主任、辅导员都出面处理,最后以学生会主席和部长给她道歉而告终。

一战成名。

直到后来我俩熟了,她才告诉我,我的直觉没有错,她一开始的确不太喜欢我——倒不是对我有什么偏见,她只是平等地不喜欢任何废物。

“往那儿一杵,也不说话,看着就很傻白甜。很像那种会被杀猪盘盯上的猎物。”米兰说,“抱歉,我就是很怕那种戳一指头就散架的娇花,但你苏景明,之前也无非就是什么好看、文艺、文院富二代这种花哨名头嘛,所以就忍不住……误伤了。”

我大感冤枉,富二代又不是我自己选的,怎么还会因为富二代而被反向歧视?米兰耸耸肩说,“也不是反向歧视,就是本能地觉得跟你们这种不是一类人,玩不到一块去。”

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反复分析春和和米兰,我发现春和爱上米兰几乎是必然,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底色,或许只有米兰才能真正理解他;而米兰选择春和,则也是必然,因为只有春和才能抚平她生命里每一个缺憾与不平的皱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