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小兔崽子威胁我 蛮埋 870 字 2个月前

过年初一开始,几个亲戚来回串门吃饭,这是他们这儿风俗习惯,意义就在于连接稳固互相之间的关系,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传统。

却也是他们家的痛苦根源。

在十几年前他们家就剩他俩独苗,别家明面没说,心里还是清楚,所以每年也就默许了只让他们来回吃饭,没人会去他们家蹭。

施以行的房子是镇子里最好的,十几年前是,现在也还是。独具国外奢侈气息的小洋别墅就算放在现在也还是很流行,这是施以行的爷爷打拼了半辈子所留下来的,另外半辈子的财产早就被亲戚们瓜搅得四分五裂。

小洋别墅没人打理,小院子里早就杂草丛生、荒芜得很,牙白、亮黄色的建筑本身在历经了多年风雨后,变得发暗沉闷,不复当年亮堂辉煌。

每年回来,远远看着这因岁月洗礼而愈发老旧的屋子,施以行心里就不是滋味,只是好不容易过上温饱生活、能稍微放开手脚存款买新房的他,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重修,只能任由它继续沧桑。

第55章

施以行的爷爷曾经是村子里的名人,也是唯一的知识分子,多年在外读书,被留在了大城市里研究、学习。在某场动荡之前他就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出了国,直到国内时局动乱逐渐平复的时候,才回到别离十余年的故土,靠着自己的才智给村子带来了不少经济,成了当时富甲一方的小土豪。

这故事听着传奇,但背后却藏了不知多少辛酸。施家曾祖父和曾祖母极力制止过他,却也未能阻挡爷爷上进的心,哪怕和家里断绝了关系,也毅然不想参与这亩产千万的创世纪之举。

他爷爷曾大骂过村民荒唐,村民却道他是个胆小懦弱的傻子。

回来后,他也一度被排为外人,兴许是怀着对这份土地的热爱和歉意,他从那以后就没再放弃,直至后来有了些许成就。

也算是遇上了好时机,发了许多笔机遇横财。身边眼红他的人多了,巴结的人自然也多,在金钱诱惑之下,许多人都对他不计前嫌,纷纷争相攀附。

说难听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地不是快好地,要不是出了个施以行爷爷这么个奇葩,到现在怕也是个穷乡僻里,哪能有现在这般滋润生活。

但恶土终是恶土,养的恶人也不因个体变异而集体向善。施以行的爷爷病逝后两三年,父母也因空难去世了。

“良心发现”的亲戚抚养了他们三四年,直到施以行高中毕业,又开始打起了他们财产的主意,也不知是谁想的,一把将施以行告上了市里的法庭。败诉了好几年也还在紧咬不放,每次过年都要闹上一闹,着实令人头疼。

要知道,施以行的爷爷一生也就生了他父亲这么一个独子,而他和施以琪是法律上最应该的遗产继承人,哪能轮到别人说话的?

在外人看来如此奇葩的事,却是真真正正地发生了,五六个不知血缘有多稀薄的亲戚,打着关系旗号想要搜刮到尽可能多的利益,被争夺的对象,却是个刚成年不久的孩子,简直匪夷所思。

多年来,施以行是秉着能少接触就不接触的原则,敬而远之。

话说回来,施以行多少也习惯了,从最开始的担心害怕到现在的淡然处之,经历得越多,他也就愈发稳重、做事不留痕迹。同时他也得感谢这些人的刁难,正是如此才能铸就现在的他。

压力,总是迫使人进步的最强大动力之一。

·

施以行的这个年过得比往年愉快得多,两个人的生活总比一个人孤零零的好。施以琪虽不怎么搭理他这个哥哥,可毕竟是做妹妹的,说到底血浓于水。

两人一块儿整理院子里的杂草,一起将两层楼所有蒙灰的家具都清理了一遍,耗时两天,光清洗完的污水就足有几十桶。

这比他往年独自整理不知快了多少,虽然这屋子一年到头也没人住吧,没必要大费周章地清扫,可施以行也不想就这么荒废了,就秉着儿时父母每年都要回家过年的习惯,一年回一次,也只清这么一次。

手酸了,腰累得要断了,他们也没喊一句累的。

不是他们不想,那是根本没这个功夫吐槽。

秦一皓也就算了,人家那是正经地向所有员工公开表白过施以琪的,人家的第一追求者,可这梁忱却死皮赖脸地,天天一没事儿就播来个视频电话,要施以行看着他是如何被小屁孩儿“虐待”的。

秦一皓也只是偶尔来个电话,或者忙里偷闲开几个小时的车来给她送吃的,像梁忱这种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全方位和施以行保持联系的,施以琪很是无奈。

“按他这粘人程度,我怕未来嫂子都要自愧不如。”施以琪在背后嘟囔一句,忽然想起宋石那事,不由得有些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