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来心说你写信也没用,他该担心还是担心,实际上如果不是韩星霁在合阳,楼时巍大概也不会这么着急筹备军粮。

更进一步说,如果他实在听不下去朝廷上的拉扯推诿,直接派奉宸军过来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舒云来还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让朝上拉扯时间太长也不能太短。

而韩星霁除了给楼时巍写信之外,还给留在小皇帝身边的两个人通了个气。

韩子勉现在很老实,每天都在飞速吸收知识进行学习,在朝堂上不怎么说话,不过一旦开口就能说到重点,也有几分金口玉言的意思。

在出兵的事情上,皇帝的态度还是挺重要的,尤其是在摄政王没那么坚持的情况下。

楼时巍敏锐的察觉到了朝上的风向在转变,如果说一开始大家还在讨论要不要出兵,同意和反对者各有理由,并且数量也都差不多。

现在则是反对的人比同意的人要多一些,这一些人虽然不起眼,却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最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舒云来和韩子勉两个人的态度。

舒云来从一开始就不是很着急,似乎并不担心韩星霁在和杨那边受到什么威胁,而韩子勉一开始就十分积极想要派兵,只是他不敢擅自开口,生怕做错决定被当众指责。

小皇帝政务上或许了解的不多,但是他很清楚皇帝说话必须开口就能办成。

或者说是他这样刚刚登基,地位不稳的皇帝才需要这样,否则会有损形象和威严,错多了大家就不信他,自然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韩子勉仅有几次发言看起来都是同意屯兵边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