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内阁却不是彼内阁,历史上的内阁一开始是皇帝的顾问,慢慢才变得压制六部成了实际掌权的结构。

而大雍的内阁比较特殊,可以说是他专门为了韩星霁,或者说是专门为了往来者设立的。

这个机构负责两界沟通,负责援建项目的审批和上报,同时也负责项目落实、推进以及审查。

看上去有点像是大使馆,但是这个大使馆在大雍是要做事情的,或者更像是那些被派来援建的工厂,只不过他们是负责整体。

最主要的是内阁的奏疏是可以不经过三省直接上报皇帝和摄政王的,这一点倒是隐隐有跟三省平级的意思。

当然说是可以,但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这么做,毕竟大部分文书奏疏都是有事情要让皇帝做决断或者是朝臣商议,直接递给皇帝或者摄政王,到时候还是要开小朝会的,没那个必要。

内阁这个机构本身就是大家讨论出来的。

一开始就连丞相都纠结把韩星霁放到哪里比较好,郎中令薛海东的意思是让他去当鸿胪寺卿。

看上去像是那么回事,但问题是鸿胪寺是掌管外交的,大雍还跟很多小国还有往来,韩星霁一边负责援建一边负责外交也很麻烦。

到最后讨论了半个月才确立了内阁,然后再确定由韩星霁统领内阁。

至于内阁的人员则是由韩星霁自己去决定。

作为内阁首领,韩星霁也有官方职位——正卿。

在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他在自己贫瘠的历史知识里搜寻了一遍抬头说道:“这个职位……是不是不合适?”

楼时巍挑眉:“除了你之外还有谁适合掌管内阁?”

要说适合的人肯定很多,但是能让大雍稍微放心那么一点的也就韩星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