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文章,雪花一般飞往京城,晏时繁也几乎是一日一信,细细禀报。

他来的晚,之前就与王荣贵一见如故,如今过来一看事事周全,所以晏时繁的姿态也摆的低,是个学习请教的意思,从不争先,两人默契配合,事半功倍。

连明霈帝都赞了几回:“不想这个王荣贵,真真是个胸有丘壑之人。”

很多小处,比如说就地征调读书人教书,比如说做工学手艺,甚至更细微的比如说巡视、棚长之类的安排……看起来都非常小,不起眼,但对于稳定民心,却极有帮助。

真正的恩、威并施。

其实就算不管,这些人也生不了乱子,而且再多的怨怼,在即将到来的地震真实发生之后,也会成为庆幸和感恩。

但,如此周到的安排,又最大限度的就地取材,节省了朝廷的资源……这份心思非比寻常。

心宝道:“那当然了,心宝慧眼识友,心宝的朋友都很厉害的。”

明霈帝也不说这人明明是朕给你安排的,朕还是看脸安排的……只道:“心宝说的对。”

而且那一处传过来的文章,也都写的好,不是空泛的歌功颂德,全是细腻直观的我所见我所闻,从一路迁徙到安置之后,宛如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叫久历沧桑的帝王,都有好几回湿了眼眶。

明霈帝吩咐了晏时荣,要把这些文章集结成册,一边也叫人把这些文章都放了出去,让大家都看看。

晏时荣道:“王大人确有大才,运筹帷幄,我当时就没好生做这些事,不然的话,也当成册了。”

明霈帝缓声道:“有那石碑,便足够了,你那个时候,一来时间紧,二来,纵是写出来,也不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