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村儿都在说这个事儿,胡婆子家也在说,唐招弟句句都听在耳中。

虽然有的事情她不大明白,但她起码知道了,如今的唐青山,大家都不敢惹!

她也不敢!

她一边哭着一边收拾东西,心里只想着……唐青山咋不是她爹呢?唐青山要是她爹该有多好?

一忽儿又在想,她爹还活着吗?她爹去了哪儿?

若是有一天,她爹能风风光光的回来,把她接走,那可有多好?多好?!那她就再也不用羡慕心宝了!

当天,胡家老两口和唐招弟就搬走了。

老族长做事周全,虽然唐青山没有明说,但既然请先生,当然不能让人家来了没啥家伙什儿用,真要是拼拼凑凑的,那也不像样,人家背地里还不笑话死他们。

所以老族长直接招起族人来说了说,但凡想送孩子过来的,一个孩子三百钱,给人家凑出一套家伙来,当然了,要开学堂,桌椅也要有的,大家也没啥意见。

毕竟,虽然三百钱也不少,但大家都知道行情。

读书历来就是个费钱的事儿,邻村的先生只是一个童生,一个月的束脩还要一两银子呢,但凡是个秀才,一个学生怎么也得二三两银子,所以不管人家唐青山给先生多少钱,他们出的都是小头。

关键束脩是月月要交的,他们这个只是一下子,咬咬牙卖卖东西就凑上了。

当然也有真没钱的,就求着说,以后先生家的水,就是他们挑了,每天保证挑满缸,不用倒替了,就送一个孩子过来。

也有孩子多的,也说了,以后先生家里,他们一天送一捆柴来,只交两个孩子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