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旭在心里头点了点,发现白娇娇和沈衡竟然是村里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

现在白娇娇和沈衡的户口都在他们村,要是能出两个大学生,那他们十里村不得一下子就出名了。

到时候要是能上报纸,有人来采访他,他肯定得说一下白娇娇帮村里养猪的事情,又能夸到白娇娇,又能宣传村里养的猪。

郑旭连获奖感言都想好了,就等着这俩给他考个大学生。

白家人知道了,邓敏几乎是每天上门一次,好吃好喝地送,王福顺也不让白娇娇再做点心了,赚钱哪有考大学重要,考上大学,那真是等于换了条命。

秋风一吹起来,天马上就凉了。

因为这回考试参与人数太多,每个地区都先组织了一次预考,只考语文数学,预考过了的,才能参加最后的考试。

对于白娇娇和沈衡来说,这就是一次检验他们这一年努力学习成果的考试,而对于其他的考生,无异于是一道难关。

他们又期待又害怕,期待自己能考出好成绩,又害怕连预考都过不了。

十一月底,预考成绩出来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十里村一共报名二十个人报名预选,才通过了三个。

预选就这么激烈,别说最后的统考了。

后来郑旭打听,考上三个都算多了,隔壁向阳村,一个预选通过的都没有。

十里村考上的三个人中,除了白娇娇和沈衡,最后一个人,就是于文礼。

郑旭一开始还有点惊讶,诧异过后才想起来,于文礼之前也是个文质彬彬的知青。

郑旭惋惜地摇头,于文礼这个人成绩也许不错,说不定真的能够考上大学,但他做人这方面太差劲了。

考试能筛选学习不好的,但却筛选不了品行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