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言语,他们都契合彼此的世界,成为对方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欧罗拉,我完成了。你要……现在就开始钢琴课吗?”

肖邦理好曲谱,放好铅笔,刚示意欧罗拉去往钢琴,就看到她摇了摇头。

已经站起身的青年身形微滞,毕竟少女的意愿非常坚定。此刻他着摸不透她的想法,心里又开始忐忑不安。

像是终于休息好了,欧罗拉徐徐起身走进肖邦身边。她从他手里抽过那一叠曲谱,支在手臂上,一张张地开始翻看查阅。

棕发的波兰人当即放轻呼吸,被心爱的人审阅乐谱演奏批注的他,完全丢掉身位一个成熟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对音乐深刻理解的自信,竟恨不得逃开。

少女没有敷衍,她在认真地阅读他留在纸上的思想,时而还会停下闭眼验证一番。他看她面色并未凝重,眉眼反倒越发舒展开,心里的忐忑便转化成甜蜜的愉悦。

“在德累斯顿的时候,我曾经有机会拥有你批注过的乐谱……”欧罗拉将这叠乐谱拥在怀里,时隔多日,终究再次开口和肖邦说话,“但是很遗憾,我那时候没有身份和立场,能够请求保留下它们——那是我离肖邦最近的时候,但我却不能拥有‘肖邦’。”

不安再次席卷青年的心,他急切地想要否认她,却被少女温软的食指封住了话语。

竖在唇上的食指告诉他噤声,只需要听她的就好。

“我爱弗朗索瓦。我也爱着肖邦。

“我愿意永远被弗朗索瓦的戒指套中无名指。但是肖邦,我要凭我自己去到他身边。”

她放下手指,掏出一张门票递给他。

“听听我的钢琴吧,就像我倾听你一样,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第63章 ·Ballade·Op.63

【“Aurora”】

李斯特要开音乐会了, 竟然就在今天!

距离肖邦那场仓促无比、极度私人却挑不出错——除了大部分曲子音量有点小之外,当然抱怨这些的人肯定没定到最合适的位置——意外又惊喜的音乐会,竟然前后只差一周的时间。

巴黎再一次沸腾了。

上一次能让李斯特如此迅速反击的人叫做塔尔贝格——他们之间的钢琴战争从音乐厅打到沙龙, 最终在一场多方钢琴名家聚首的音乐会上算是握手言和。但谁都知道, 最后的赢家是李斯特。

肖邦从来不是李斯特的假想敌。

或者说, 李斯特从未把任何人当作过“敌人”。毕竟他有足够的自信, 能在钢琴上建立他的王国。就连塔尔贝格也只让他有些危机感, 更何况肖邦是他关系异常密切的好友。

甚至匈牙利人最为偏爱这位钢琴家时,恨不得让自己音乐会的节目单上的曲子全部被波兰人的作品霸占——当然,在钢琴诗人先生签署普雷耶尔后, 属于埃拉尔的钢琴之王便收敛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