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可是语文老师不这样,打从第一篇文言文开始,她就是逐字逐句推敲的,每一个字的意思,都要记下来,背过,她挨个提问。

不仅仅是每个字的意思,每句话的解释还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就这样,慢慢自己都能读懂文言文了,之乎者也的各种用法,她喜欢这些,也爱重老师的人品。

狠是真的狠,每一篇文言文要检查的时候,手里面都拿着一个大约三四十厘米的棍子,不长,但是打在手心上格外的疼。

她要提问,回答不上来一个,她就再重新提问一个,相当于给一次机会,要是再回答不上来,那就摊开手心,挨一下的事儿。

好学生也有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可是她从来不偏袒,照样下黑手。

总是一节课下来,有七八个学生是站着的,还有十来个是挨打的,她皱着眉头,“你们不用怨我,我这是为了你们好,你们以后就知道了。”

“以后知道了也不用想着我,我不求你们感谢我,能不骂我就很好了。”

“出去的时候,混好了我也有面子,说这是王庆荣教出来的学生,别给我丢人。”

慢慢那时候是真不懂,觉得应该不会感激的,因为上课提问是真刺激。

不仅仅是文言文,哪一篇文章,她都是掰开了揉碎了,一个词儿用的好,好在哪里?

这句话用的好,好在什么地方,是用意好呢,还是结构好,还是能表明作者的心境呢?

再有,文章的主旨大意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这立意到底好不好呢?

她不是自己说的,她是提问的,开始学新课文的时候,集思广益,大家举手说,她每次不说对也不说不对,只要你说了,她就听着。

这样的好老师,一辈子,一个就够了。

严师出高徒,这话儿一点也没错。

小学的时候,慢慢学语文是兴趣爱好,思维跟脱缰的野马一样,全靠着感觉来。

可是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她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运用,学会了去体会,这是最为难得的东西。

在文学上,有个老师能给一点启发,受益终生。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语文老师顿了一下,她故意读的慢一点,尤其是那个卧字,“你们从最后一句话里面,体会到了什么呢?尤其是用了那个动词。”

她说完了,也不着急提问,来回读了两遍,然后开始提问了,有同学积极举手。

“娴静。”

“好,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