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你们尽管说,扯着喉咙的说,什么事情都可以说,君王有了过错也可以提出,还不会获罪。
老朱没有想到,反对他新政的竟然是这帮御史们。
狗娘养的玩意。
一个个的都是什么东西,为了博取名声,不惜跟君父硬抗。
不过你还别说,这还真是一个出名的好机会。
文人为了博出位,跟君王干一架,那是立竿见影的。
反正也不会被看脑袋,要是把皇上给干败了,一下子就青史留名了。
说是沽名钓誉一点都不假。
胡图就是这个想法,不过沽名钓誉是其一,其二就是老朱的这个新政太“歹毒”了。
这是触及到他们所有人的利益了。
锦衣卫督查百官,这无疑是要了他们的命了。
要是御史督查百官,大家同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都是孔圣人门徒,私下里还都好说。
可是锦衣卫属于皇家鹰犬,是皇上的私人力量,这一旦给了他们督查百官的权利,
也就意味着锦衣卫的所有行为都是合法的了,这无异于给他们头上戴了一顶紧箍咒啊。
谁愿意被束缚着?恐怕他们没有一个愿意这样的。
还有解放农民,这不是扯淡的呢吗?
不要忘记了,士大夫阶层也是封建社会最大的地主阶层,你把农民都解放出来了。
老子的地上哪里找佃农去?谁给老子种地?
这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利,为自己着想,丝毫的没有把国家放在首位。
这也是封建社会历代以来的关于土地的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王安石变法是轰轰烈烈的吧?可是到头来其下场凄惨无比。
你触动了所有人的蛋糕,不遭到反噬才怪呢。
郑长生心里也是冒冷汗的,说实话。
他给老朱上的这道折子,虽然初衷和本意是好的,可是他没有想到老朱会以如此强横的态度去实施。
你老朱赖好歹在咱心里也是一代明君,有为的帝王。
怎么办起事儿来,如此的毛躁,看来史书并不可全信啊。
真头疼,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才是上上之道。
你老朱不会连这点大道理都不懂的吧?
郑长生郁闷之极。
幸亏不是由自己出面,要是他们这些人知道这个主意是老子出的话,他们还不得把老子给生吃活吞了啊。
擦了个擦的!!!
皇极殿里,老朱看到郑长生过来后,才算是暂时的收了怒气。
“雨浓,在朝会上你也看到了,他们这些人实在是可恶之极,咱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的都扒皮点了天灯都不解恨。
满嘴仁义道德,可是有几个是为大明江山社稷考虑的,又有几人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考虑的。
自私自利,别以为咱不知道他们的肮脏的内心。
让锦衣卫动手,先抓几个,这事儿你来安排。”
靠,老朱是要动真格的了。
现在还真不能这么做,要真是大兴诏狱的话,那大明中枢不稳啊。
这事儿还真急不得,得慢慢的来。
郑长生嘿嘿一笑凑近了老朱:“皇上息怒,臣在大殿上看的仔细,满朝的人都在反对,恐怕这样硬来回有波动。”
老朱脖颈子一硬:“波动?咋地,他们还想造反吗?让你带着锦衣卫动手,就不怕他们起什么幺蛾子。”
老朱说完这句话:“传旨,三日后太庙见,咱在祭天之后等着他们。告诉他们咱当初赐给他们的丹书铁券,全部收回。
如果乖乖的交回来,以后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做事做人还之罢了,否则,后果自负。”
鹅考,老朱今天是真怒了。
淮西勋贵老朱都没当回事,可是他受不了文官集团的集体反扑。
毕竟淮西勋贵们,都是一些跟随他的老人了,他们也就是持宠而娇,仰仗着有丹书铁券,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混日子罢了。
可是文官集团这一个群体,可是掌握着话语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