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步的距离,要射中郑长生,还要不致命,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他自幼训练的就是一击必杀,他搞不懂家主为何要他手下留情。
在他的手上也不是没有过亡魂,他做的向来是干净利落嘎嘣脆。
最远的距离,三百步开外,一箭射杀清流领袖韩文旭就是他的杰作。
清流文人群龙无首之下,全部转投到家主的门下。
论起来,家主能有今时今日在士大夫圈里一呼百应的地位,他是功不可没的。
现在家主安排他伏击大明的永和伯爵郑长生,他虽然不问也不说,可是他心里是知道的。
这是一个栽赃陷害之计,罪名肯定要按到崔氏的头上。
要不然的话,家主不会给他一支卫戍禁军专用的狼牙箭。
夜色正浓,云层遮挡了弯月,这个时候下手的话,保准可以一击中的后完美脱身。
可是,家主一直没有发信号,他只能等。
金元应的手势至始至终都没有发出,崔氏的人撤退了,走的那么干脆,呼呼啦啦一瞬间走光了。
他在行借刀杀人的计划,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了。
“郑伯爷,崔氏做的这么过分,惊扰了您的大驾,老夫定要联合群臣在我王面前弹劾于他。到时候您可要给老朽作证啊。”
金元应躬身弯腰施礼。
“唉!我看没必要的,本来就是本伯的人做了错事在先,可是为了维护我大明的天威,本伯硬着头皮跟他硬抗,这本身就是有碍两国邦交了,再弹劾崔氏,就显得过分了。
再说了,宵禁可是贵国王下的旨意,崔氏维护国王的权威,这是正确的,是没错的。
以本伯的意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算了。
收拾崔氏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的,您说对吧?毕竟当务之急是远在边陲,手握雄兵二十万的李氏才是大敌人对吗?”
郑长生说的已经够直白的了。
一方面给金元应吃一颗定心丸,咱来这里就是撑你来的。
至于崔氏和李氏,还是要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好。
崔氏虽然跋扈,一直力压你一头,可是他毕竟还不算是心腹大患,而李氏才是急需要收拾的心腹大患。
额,金元应激动的点点头:“还是永和伯爵大人思虑周全,是老夫孟浪了。那就先放崔氏一马,以后可就要全仰仗大明天使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