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叫二花。二花聪明,一直读到五年级都没有留过级。”宋宁玉点了点头,“他爹娘倒是想继续供她,不过二花觉得家里没钱活还多,中学又比小学要更远,便放弃读书。”

作为姐姐,她一直读,可是底下妹妹没钱读,二花咋还能在学校坐得住呢?唉,又是一个苦命的孩子。

旁边王桂花突然插话:“听说二花私底下还在读书,家旺那一套中学课本就是被二花买走的,是个争气的闺女。”

照王桂花看,她家里六个闺女,可不得有一个要争气吗?不然以后咋办,都能被人欺负死。

大花性子软,明年就得嫁人了,还是嫁到外村。三花性子闷,半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四花那叫一个皮,和她家狗娃子可是一个德行。

五花还太小,看不出什么。六花是前年出生的,本身就不足月,还碰上饥荒,好几次都挺不过来。今年八月份那次生病,还是全村凑钱让六花她爹娘把孩子带到医院去看。

啧啧,这一家子……往后还真就看二花。

王桂花脑袋一边想,嘴巴就一边说,宋禾在旁边听了一耳朵的悲惨故事。

二花可能是看护妹妹看惯了,对待小孩很有一手。

她上课讲的是认数字,难得的是还会改变说话的腔调,和娃娃们互动。

又捡了好些树枝,提高趣味性。

宋禾心中不停点头,太牛了这姑娘。

旁边村民们也赞不绝口,对于老师的好坏,他们还是会辨别的。

很快,时间一到,下一个就是宋禾。

休息一会儿后,锣鼓一敲,宋禾立即提起微笑,周围交谈声也刹那间安静下来。

她走到晒谷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站着,而是单脚跪蹲着。

宋禾在这瞬间进入状态,仿佛回到几个月前在学校、在幼儿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