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听到可以下乡,有些被分配到兵团的还有几十块工资,他们就想干脆下乡搏一搏,没准下山后也能做出一番事业。不会像在厂里当临时工一样,上不上下不下的,随时有被开掉的风险。

但世事难料,谁能想象到下乡后是这个光景?

如今楚怡两人是挣脱出来了,每个月可以领十几块的工资,还不要下地干活,而他俩还得接着上工赚公分。

要说什么愤恨不平倒也没有,规定了硬性条件是高中毕业,即使跟他俩说,他俩也上不了。

只是有些迷茫啊。

两个大男人就这么坐在房间里唉声叹气,相对无言。

孙志平心想着他还是好好种地吧,习惯了就还好。他如今每天也能拿八九个公分了,往后没准还能拿满公分,年底分粮食也不愁。

陈科却不怎么想,他在琢磨着怎么给自己挣一条路出来。

楚怡两人当老师也算是半脱产,那他也得找一份事业,不说多赚钱,只要干活时能轻松一点就好。

队里的计分员啥的都有人干了,这种活只要认字就成,他肯定争不过本地人。

到公社当干事?更不行了,隔壁的宋禾不就是高中毕业的,可见这也有门槛。

陈科仰着头躺床上,心里慢慢盘算。

——

这日风和日丽,宋禾久违的收到了报社来信。

她上回文章中主要写的就是介绍河西公社的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