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是河西公社的,车子上不少人便开始向强子姑父打听河西公社的竹荪。

不少人唉声叹气地发出感慨与羡慕:“河西公社好啊。别说平和县,就是咱们整个源阳市境内能比得上河西公社的公社都没几个。”

他们这些人或多或少也听说过河西公社的名头。听闻一年下来,光是队里分到的钱就能比得上城里的工人。

城里还有许多工人得一家四五口住在一个单间里呢,可乡下院子大,住起来又宽敞又舒服。而且还能养鸡养鸭自个儿种菜,又比城里省钱。

所以说综合比较一下,河西公社社员们的生活水平,竟然还高于城里的工人!

半车子的人就这么聊了起来。

有说自家公社今年年都过不好,不少人在地里庄稼都收上来之后,还得去地里翻翻那些没人要的红薯。

有说自己邻居好几年都没买衣服了的。说他邻居家里头四五个孩子只有一条冬裤,那裤子的易磨处,都磨得快剩一层布料了都!

当下不仅缺粮食,这些布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也匮乏得很。

小妹从上车后就皱着一个眉头,似乎难以忍受车里的环境。可这会儿听着这些人的话,眉头渐渐松开来。

她难以想象,兄弟姐妹四五个就一条冬棉裤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同乡人哀叹道:“今天老大穿着裤子出门,明天就轮老二出门了呗。只有一条裤子那能咋办?有些人家连一条裤子都没有,一整个冬天都得躲在被窝里。”

车上这会儿人挤人,正摇摇晃晃的往石门县上行驶而去。

不少乘客听到这番话都沉默了。

小妹悄悄伏在宋禾耳边,轻声问:“姐姐,真的有人家是这样的吗?”

宋禾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咱们宋家庄以前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