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一,万物皆静。
已是春末时节,京城的气温逐渐升高,虽然天色未明,但空气中的寒意已不如前几日那般刺骨。
拂晓的微风吹过,带来一种慵懒的舒适感,让人心情愉悦。
离辰时还有一段时间,晨雾依然笼罩着京城,但永宁门外已有众多平民排队等候入城。
城内街道两旁的市集中,不少早起的商贩忙碌地整理店铺,准备迎接即将蜂拥而至的顾客。
这一天,看似与往常无异。
然而,仅过了片刻,一阵喧哗从城门方向传来,令原本漫不经心沿街巡逻的五城兵马司差役精神一振,迅速奔向城门。
直到差役们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模糊,呆立原地的商贩和平民才回过神来。
彼此目光交流,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困惑。
相比生活在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居住在天子脚下的他们,消息自然更为灵通,知道近来屡次在辽东受挫的建州女真再度蠢蠢欲动,频繁调动兵力。
京城中甚至有传言,女真大汗皇太极不久将率领麾下铁骑逼近北京。
尽管所有人对这种荒谬的说法嗤之以鼻,但俗语有云,“无风不起浪”,这股流言还是在人们心中投下了阴影。
嘶——律律...。
正当迷离之时,远方街巷传来战骑疾驰的雷鸣之声,令紧张观望的众人不由得凝眸注视。
不久,几位神色匆忙的骑手驾驭着胯下神驹,穿越行商与平民交织的长街,映入众人眼帘。
“竟是八百里火速...”
人群中,熟知内情者辨识出骑手身侧飘扬的旗帜,不禁面露了然。
难怪城门近来骚动连连,竟是八百里急报抵达皇都。
短暂议论后,熙熙攘攘的长街重归平静与秩序,唯独几位心思敏锐者仍怔立原地,凝视骑手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按照王国惯例,唯有边疆告急或境内反叛,方可启用“八百里火速”。
反之,即便亲王陨落,或是天灾人祸席卷一地,也仅限于“六百里急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