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

原本这个数字,大约是3.5万吨,已经是极限。

而且别看一天运上去0.66万吨,可这里面的相当一部分,本来就是高原上的群众要使用掉的,不能全用来打仗,群众的生产生活,才是首要的事情。

“当地群众也踊跃支援,出动支前民工3万人以上,支援力畜、糌粑、酥油、牛羊肉、柴草、马料、蔬菜等生活物资2000吨以上,预计这个数字到行动结束,还会上升。”

“人民,只有人民……记住,一定要遵守群众纪律,也不能影响群众的生活。”首长感叹一句,叮嘱道。

“高原上的空军同志,历经千难万险,已经找到了一条航线,可以把直升机飞到山南,现在已经有半个团12架直升机在山南驻扎,可以用于搜救、补给、人员转运等任务,在我们的传统控制区,也部署了3个大型野战医院。”

山南不止一个基地,医院自然也不止一个。

“也就是说,结合安-2改运输机,即使在大雪封山期间,也能利用气象窗口期,维持对山南基地和前方少数要点的补给?”一名部队的领导问道。

“是的,能基本做到对山南数个基地一共150吨-500吨的日运量,以及对一定数量的前方哨所、支撑点的补给。这里主要是山南西部,山南东部的交通原本就要好一些。”

数字浮动非常大,因为天气变化也非常大。

“部队训练情况如何?部署情况怎么样?”

“士气很高,训练很认真,完成得也很好。除了原本的边防部队和8000野战部队之外,调上来的野战部队原本就是驻扎西南高原的,适应比较快。高反情况不少,不过训练过程中都很注意这个事情,而且送上去的物资里,有专门为这个情况准备的氧气、葡萄糖等药物物资,所以总体情况还可以,没有什么损失。”

如果高振东在这里,会长舒一口气。

据他前世所知,这一仗牺牲的人里,除了作战之外,有一部分是因为高原反应牺牲的,还有一部分,是运动、穿插中的高坠等。

“对了,那个……高家姐弟身体如何?”有首长问了一句八竿子打不着的话,看来是想放松放松?

“很健康,快满月了。”有同志回答。

“噢,那就好。”

商讨良久,首长弹了弹烟灰:“嗯,是可忍,孰不可忍,虽然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来搞我们,但是想不明白那就不想喽,还是拳头上见真章。”

——

高振东已经上班一段时间,但是这一天是周末,他回了娄家,小孩子快满月了。

娄家也能收到《日报》,就这,就足够娄母在以前的圈子里得瑟半天。

高振东一边看着刚出月子的娄晓娥逗着高长缨,高长河在一旁咿咿呀呀的叫,口水横飞。

娄晓娥觉得身体差不多就出了月子,娄父娄母劝都劝不住,对她来说,还有大把的学习和工作等着她呢,时间虽然大三了,但是她这个京二医的眼里的香饽饽还有一些大二的课程没学完。

高振东翻开《日报》,第一个标题就让他眼睛一凝。

嗯?

抬头看看日历,噢,也差不多是时候了。